高考物理通?高考必備物理36個公式如下:1、牛頓第二定律F合=m*a;2、胡克定律:F = Kx(x為伸長量或壓縮量,K為倔強系數(shù),只與彈簧的原長、粗細和材料有關);3、重力:G = mg(g隨高度、緯度、地質結構而變化);4、那么,高考物理通?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2、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3、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4、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5、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連續(xù)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6、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時間(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7、加速度a=(Vt-Vo)/t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ΔS為相鄰連續(xù)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9、初速(Vo):m/s
10、水平方向位移:x=Vot 4.豎直方向位移:y=gt2/2
11、運動時間t=(2y/g)1/2(通常又表示為(2h/g)1/2)
12、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合速度方向與水平夾角β:tgβ=Vy/Vx=gt/V0
13、合位移:s=(x2+y2)1/2, 位移方向與水平夾角α:tgα=y(tǒng)/x=gt/2Vo
14、返磨水平方向加速度:ax=0;豎直方向加速度:ay=g
15、兩種電荷、電荷守恒定律、元電荷:(e=1.60×10-19c);帶電體電荷量等于元電荷的整數(shù)倍
16、庫侖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點電荷間的作用力(n),k:靜電力常量k=9.0×109n?m2/c2,q1、q2:兩點電荷的電量(c),r:兩點電荷間的距離(m),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
17、電場強度:e=f/q(定義式、計算式){e:電場強度(n/c),是矢量(電場的疊加原理),q:檢驗電荷的電量(c)}
18、真空點(源)電荷形成的電場e=kq/r2{r:源電荷到該位置的距離(m),q:源電荷的電量}
19、勻強電場的場強e=uab/d{uab:ab兩點間的電壓(v),d:ab兩點在場強方向的距離(m)}
20、線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21、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
22、周期與頻率:T=1/f 6.角速度與線速度的關系:V=ωr
23、角速度與轉速的關系ω=2πn(此處頻率與轉速意義相同)
24、重力G=mg (方向豎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點在重心,適用于地球漏梁斗表面附近)
25、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復形變方向,k:勁度系數(shù)(N/m),x:形變量(m)}
26、滑動摩擦力F=μFN {與物體相對運動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數(shù),F(xiàn)N:正壓力(N)}
27、靜摩擦力0≤f靜≤fm (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fm為最大靜摩擦力)
28、萬有引力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29、靜渣游電力F=kQ1Q2/r2 (k=9.0×109N?m2/C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30、電場力F=Eq (E:場強N/C,q:電量C,正電荷受的電場力與場強方向相同)
31、安培力F=BILsinθ (θ為B與L的夾角,當L⊥B時:F=BIL,B//L時:F=0)
32、洛侖茲力f=qVBsinθ (θ為B與V的夾角,當V⊥B時:f=qVB,V//B時:f=0)
33、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4、有用推論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拋出點算起)
35、往返時間t=2Vo/g (從拋出落回原位置的時間)
36、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2023年高考物理滿分如下:
1、3+X模式:
理科綜合試題簡稱“理綜”,理綜總分是300分,其中,高考物理滿分110分,化學100分,生物占90分。
2、3+1+2模式:
“3”為全國統(tǒng)一高考科目語文、數(shù)學、外語3門,每科滿分均為150分。“1”由考生在物理、歷史2門首選科目中選擇1門,滿分為100分。“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再選科目中選擇2門,以等級分計入考生總成績,每科滿分均為100分。
3、3+3模式:
物理采用等級賦分,滿分為100分。第一個3:語文、數(shù)學、外語3門必考科目,每門滿分150分,采用原始考分,總分450分;第二個3:另外3門選考科目通常滿分為100分,采用等級賦分。
4、上海:物理為考生自主選擇的考試科目,滿分均為70分。
5、海南:物理為自選的高中學業(yè)水平等級性考試成績,卷面滿分100分,以轉換后的標準分呈現(xiàn)考生成績。
提高物理分數(shù)技巧
1.簡潔文字說明與方程式相結合
考生解題是從頭到尾只有方程,沒有必要的文字說明殲隱,方程中使用的符號表示什么不提出;有的考生則相反,文字表達太長,像寫作文,關鍵方程沒有列出既耽誤時間,又占據(jù)了答卷的空間。
高考必備物理36個公式如下:
1、牛頓第二定律F合=m*a;
2、胡克定律:F = Kx(x為伸長量或壓縮量,K為倔強系數(shù),只與彈簧的原長、粗細和材料有關);
3、重力:G = mg(g隨高度、緯度、地質結構而變化);
4、力矩:M=FL(L為力臂,是轉動軸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
5、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0)/2;
6、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7、中間位置速度vs/2=√[(v02+vt2)/2];
8、實驗用推論Δs=aT2(Δs為相鄰等時間間隔(T)的位移之差);
9、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10、末速度vt=gt;
11、位移公式h=gt2/2;
12、位移公式s=v0t-gt2/2;
13、上升最大高度hmax=v02/2g(拋出點算起);
14、運動時間t=√(2sy/g)(通常又表示為√(2h/g));
15、角速度ω=θ/t=2π/T=2πf;
16、向心加速度an=v2/R=ω2R=4π2R/T2=4π2f2R;
17、地球同步衛(wèi)星GMm/(R+h)2=4mπ2(R+h)/T2;
18、周期公式T=2π√(l/g)(單擺角斗仿度θ<5°);
19、W總=W1+W2+W3……Wn;
20、P=W/t此公式求的者銷茄是平均功率;
21、動能定理W合=ΔEk=mv2/2-mv02/2;
22、Ep=kx2/2;
23、玻意耳定律p1V1=p2V2,pV=const;
24、蓋·呂薩克定律的攝氏溫標表述Vt=V0(1+t/273)(Vt為t℃時的氣體體積,V0為0℃時的氣體體積);
25、克拉珀龍方程:pV=(m/μ)RT;
26、混合氣體公式:p1V1/T1+p2V2/T2+......+pnVn/Tn=pV/T;
27、道爾頓分壓定律:p1+p2+p3+......+pn=p(等溫氣體,容器體積不變);
28、波速v=s/t=λf=λ/T;
29、動量定理:I=Δp或Ft=mvt–mvo;
30、非彈性碰撞Δp=0;0<ΔEK<ΔEKm;
31、E損=mvo2/2-(M+m)vt2/2=fs相對;
32、合力大小范圍:|F1-F2|≤F≤|F1+F2|;
33、線速度V=s/t=2πr/T;
34、角速度與線速度的關首察系:V=ωr;
35、往返時間t=2Vo/g (從拋出落回原位置的時間);
36、有用推論Vt2-Vo2=-2gs。
高考物理天體運動公式 :
1開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軌道半徑,T:周期,K:常量(與行星質量無
關,取決于中心天體的質量)}
2.萬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3.天體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R:天體半徑(m),M:天體質
量(kg)}
4.衛(wèi)星繞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
中心天體質量}
5. 第 一 ( 二 、 三 ) 宇 宙 速 度 V1=(g 地 r 地 )1/2=(GM/
1/2=(GM/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
6.地球同步衛(wèi)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
度,r地:地球的半徑}
強調:(1)天體運動所需的向心力由萬有引力提供,F向=F萬;
(2)應用萬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
體的質量密度等;
(3)地球同步衛(wèi)星只能運行于赤道上空,運行周期和地球自轉周期相同;
(4)衛(wèi)星軌道半徑變小時,勢能變小、動能變大、速度變大、周期變小;
(5)地球衛(wèi)星的最大
環(huán)繞速度和最小發(fā)射速度均為7.9km/s。
高中物理公式、規(guī)律匯編表 一、力學公式 1、 胡克定律: F = Kx (x為伸長量或壓縮量,K為倔強系數(shù),只與彈簧的原長、粗細和材料有關) 2、 重力: G = mg (g隨高度、緯度、地質結構而變化) 3 、求F 、 的合力的公式: F= 合力的方向與F1成?8?4角: tg?8?4=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從平行四邊行法則。 (2) 兩個力的合力范圍: ?8?7 F1-F2 ?8?7 ?8?0 F?8?0 F1 +F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兩個平衡條件: (1)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條件: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所受合外力 為零。 ?8?6F=0 或?8?6Fx=0 ?8?6Fy=0 推論:[1]非平行的三個力作用于物體而平衡,則這三個力一定共點。 [2]幾個共點力作用于物體而平衡,其中任意幾個力的合力與剩余幾個力 (一個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 2 ) 有固定轉動軸物體的平衡條件: 力矩代數(shù)和為零. 力矩:M=FL (L為力臂,是轉動軸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動摩擦力: f= ?8?6N 說明 : a、N為接觸面間的彈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 ?8?6為滑動摩擦系數(shù),只與接觸面材料和粗賀旁糙程度有關,與接觸面 積大小、接觸面相對運動快慢以及正壓力N無關. (2 ) 靜摩擦力: 由物體的平衡條件或牛頓第二定律求解,與正壓力無關. 大小范圍: O?8?0 f靜?8?0 fm (fm為最大靜摩擦力,與正壓力有關) 說明: a 、摩擦力可以與運動方向相同,也可以與運動方向相反,還可以與運動方向成一 定 夾角。
以上就是高考物理通的全部內容,高中物理公式、規(guī)律匯編表 一、力學公式 1、 胡克定律: F = Kx (x為伸長量或壓縮量,K為倔強系數(shù),只與彈簧的原長、粗細和材料有關) 2、 重力: G = mg (g隨高度、緯度、地質結構而變化) 3 、求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