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2物理課本?第一章(拋體運動)1.曲線運動;2.運動的合成與分解;3.平拋運動;4.斜拋運動(選學);第二章(勻速圓周運動)1.圓周運動;2.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那么,高一必修2物理課本?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高中物理教材涵蓋的內容很廣,知識點多,同學們復習的時候最好是模塊式的復習,這樣更有利于知識的鞏固,下面是人教版物理必修二的目錄,希望對你幫助。
第五章 曲線運動
曲線運動
平拋運動
實驗:研究平拋運動
圓周運動
向心加速度
向心力汪李
生活中的圓周運動
第六章萬有引力與航天
行星的運動
太陽與行星間的引力
萬有引力定律
萬有引力理論的成就
宇宙航行
經典力學的局限性
第七章此陵培機械能守恒定律
追尋守恒量——能量
功
功率
重力勢能
探森唯究彈性勢能的表達式
實驗: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
動能和動能定理
機械能守恒定律
實驗: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與能源
第一章(拋體運動)1.曲線運動;2.運動的合成與分解;3.平拋運動;4.斜拋運動(選學);第二章(勻速圓周運動)1.圓周運動;2.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4.圓周運動與人類文明(選學);第三章(萬有引力定律)1.天襲孫體運動;2.萬有引力定律;3.萬有引力定律的應用;4.人造衛星宇宙速度。第四章(機械能和能源)1功;2功率;3勢能;4動能動能定理;5機械能守恒定律;賣禪頌6能源的開發與利用;第五章(經典力學的成就與局限性)1經典力學的成就與局限性;2了解相對論(選學);3初識量子論(選中鄭學)。
高一物理必修要求學生必須完成規定課程,另外,高一是沒有物理選修的。
必修和選修,這是從課程計劃中對課程實施的要求來區分的兩種類型。其中,必修的主導價值在于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共性,是必須完成的規定課程。高一物理有兩本必修教材,分別是物理必修1和物理必修2。
選修的主導價值在于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個性。
高中物理的選修教材如下:
選修Ⅰ系列:選修1-1、選修1-2、選修1-3。
選修Ⅱ系列:選修2-1 物理學與社會發展、選修2-2 物理學與技術應用、選修2-3 近代物理學初步。
選修Ⅲ系列:選修3-1、選修3-2、選修3-3、選修3-4、選修3-5。
擴展資料:
高中物理必修一學習內容:
第一章運動的描述
1、質點、參考系和坐標系
2、時間和位移
3、運動快慢的描述──速度
4、實兆枝灶驗: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族扮
5、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第二章勻變搭漏速直線運動的研究
1、實驗: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
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
3、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
4、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位移的關系
5、自由落體運動
6、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
第三章相互作用
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2、彈力
3、摩擦力
4、力的合成
5、力的分解
第四章牛頓運動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
2、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
3、牛頓第二定律
4、力學單位制
5、牛頓第三定律
6、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問題(一)
7、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問題(二)
物理學是研究物質運動最一般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要想學好物理,首先就是要掌握它的知識點。 下兆御基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識點1
關于彈力的問題
1.彈力的產出
條件:(1)物體間是否直接接觸
(2)接觸處是否有相互擠壓或拉伸
2.彈力方向的判斷
彈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形變方向相反,指向物體恢復原狀的方向。彈力的作用線總是通過兩物體的接觸點并沿其接觸點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1)壓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壓的物體(受力物體)。
(2)支持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的物體(受力物體)。
(3)繩的拉力是繩對所拉物體的彈力,拆伏方向總是沿繩指向繩收縮的方向(沿繩背離受力物體)。
補充:物體間點面接觸時其彈力方向過點垂直于面,點線接觸時其彈力方向過點垂直于線,兩物體球面接觸時其彈力的方向沿兩球心的連線指向受力物體。
3.彈力的大小
(1)彈簧的彈力滿足胡克定律:。其中k代表彈簧的勁度系數,僅與彈簧的材料有關,x代表形變量。
(2)彈力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大小有關。在彈性限度內,彈性形變越大,彈力越大。
考點二:關于摩擦力的問題
1.對摩擦力認識的四個"不一定"
(1)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2)靜摩擦力不一定比滑動摩擦力小
(3)靜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與運動方向共線,但一定沿接觸面的切線方向
(4)摩擦力不一定越小越好,因為摩擦力既可用作阻力,也可以作動力
2.靜摩擦力用二力平衡來求解,滑動族謹摩擦力用公式來求解
3.靜摩擦力存在及其方向的判斷
存在判斷:假設接觸面光滑,看物體是否發生相當運動,若發生相對運動,則說明物體間有相對運動趨勢,物體間存在靜摩擦力;若不發生相對運動,則不存在靜摩擦力。
不知道是不是,希望能幫到你!
第五章曲線運動
第一簡凱鄭節 曲線運動p87
1、A ,2、AD , 3、B, 4、A, 5、ABC , 6、C
第二節質點在平面內的運動p90
1、B, 2、C , 3、CD ,4、150m, 5、 V
6、位置(1m 2m) 速度2 m/s 方向與x、y軸均成45度
7、C
8、(1)勻速直線運動和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2)勻速直線運動 (3)不一定兩個分運動速度方向共線,合運動為直線運動;兩個分運動速度方向不共線,合運動為曲線運動;
9、ACD10、C 11、BC12、A
第三節 拋體運動的規律 第四節研究平拋運動 p93
1、ACD2、BD3、C 4、11.55 m/s5、750 m
6、22.4 m/s ,28.3 m/s,10 m/s,10 m/s; 7、 ;
8、(1)根據子彈做平拋運動,測出子彈的水平位移x和豎直位移y ;(2)原理同上測出s,H,根據平拋運動規律計算;
9、20 , 10、B , 11、(1)A槍子彈速度大,因為兩顆子彈發生相同的豎直位移時,A的水平位移較大 ; (2) 447 m/s
第五節 圓周運動p95
1、AC ,2、AC ,3、 1.256 m/s, 3.14m ,0.57m ;
4、7.27×10-5rad/s \ 7.27×10-5rad/s , 465 m/s\395.3 m/s
5、60 3600 ;6、D 7、2:175
第六節 向心加速度p97
1、BC ,2、B D,3、1.57 m/s 0.041 m/s2(或: ),
4、1∶1∶2 ,1∶2∶2 , 1∶2∶4 ;5、0.66 m/s2 , 6.6×10-27 N ;6、AD
第七節向心力p99
1、15 m/s , 2、3.163、BC 4、C , 5、AD
6、壓力:18.4 N 拉力:19.4 N
7、3mw2L ,2mw2L;8、b先發生相對運動
第八節生活中的圓周運動p102
1、ABC;2、B; 3、C; 4、ma 2π ;5、80, 20
6、(原題刪除),7、A8、9、D ;10、ACD
11、B 12、 靜摩擦力 大于離心運動 ;13、張力為0, 3mg
14、BD15、453.516、 C
第六章 萬有引力定律
第一節行星的運動p111
1、CD , 2、BD , 3、 va, 4、 :; 5、A;6、B
7. B; 8.
第二節太陽與行星間的引力第孫則三節萬有引力定律p114
1. (原題刪除)2. A ,3. AD 4. BD5. (原題刪除) 6. D;7.9:1
8、9 ;9、D ; 10、3
第四節 萬有引力理論的成就 p116
1、 D; 2、A ; 3、A ;4、3 ;
5、 (1) mR2: Mr2 , (2) r1.5:R1.56、(略);7、D; 8、A; 9、A
10、 ; 11.(1) 不正確,應將攔頌h換成h+R……; (2) 還有三種表達方法(從略)
第五節 宇宙航行p119
1、D , 2、BD ,3、AD ;4、(原題刪除); 5、A; 6、D ;
7、 - R
第七章 機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第一節追尋守恒量第二節 功p127
1、D , 2、B , 3、AD, 4、C ; 5、D;6、D;7. A ; 8. D ; 9.BC
第三節功率 p130
1. D;2. D;3. B;4. BCD ;5. B;6. C;7.mg2 t2, mg2 t
8、 1;9、D ; 10、12.5J, 2W
第四節 重力勢能第五節 探究彈力勢能的表達式p133
1、 ABC; 2、C ; 3、A ;4、BD;
5、Mg( ); 6、20 ;7、400; 8、C;9、1:5,1:1
第六節探索功與物體速度變化的關系第七節 動能和動能定理p136
1、D ,2、A,3、ACD; 4、D;5、(原題刪除) ;6、AD;7、C
8、B ;9、ABC ;10、6000J
第八節機械能守恒定律p138
1、BC;2、C; 3、CD; 4、B ;5、C;6、BCD,7、2.5R
第九節實驗: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p140
1、ABD;2、BC ,D;3、(原題刪除); 4、7.78,7.52 ;
第十節 機械能守恒定律與能源 p 141
1、BD; 2、A ; 3、0.5 ;4、2g, g;5、 ACD;
第五章 動量 (選修)
第一節 沖量和動量p149
1、B ,2、CD , 3、D, 4、1:2 , 5、C, 6、CD;7、20,16, -4
第二節動量定理p151
1、BD, 2、B, 3、C;4、D;
5、-10kg.m/s, 40N.s,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反;
6、8.45; 7、 1.0N.s;8、 2mgv0/g ;9、700N; 10、6×1013 N.s,1.8×1015J
第三節 動量守恒定律p153
1、CD ;2、BC ; 3、-0.667,負號表示其方向與原方向相反 ; 4、14個;5、mg+m( )2;6、 ;7、, ;
第四節 動量守恒定律的應用 p155
1、B ; 2、AB ; 3、 ABC;4、 mv02 ;5、D;6、7:8;
7、(1) 2.1m/s,(2) 4m/s
第五節 反沖運動p157
1、C ;2、C,3、A ;4、A;5、
以上就是高一必修2物理課本的全部內容,1、 D ; 2、A ; 3、A ; 4、3 ;5、 (1) mR2: Mr2 , (2) r1.5:R1.5 6、(略) ;7、D; 8、A; 9、A 10、 ; 11.(1) 不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