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知識點?那么,高二物理知識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高二上冊(電學)2113
主要內(nèi)容:
1.電荷的相互作用5261?
2. 電場與示波器4102?
3.章從電表到集成電路
4.探究閉合電路歐姆1653定律?
5.磁場與回旋加速器?
二、高二下冊 選修
主要內(nèi)容
1.電場
2. 恒定電流 ?
3.磁場
4.電磁感應?
5. 交流電?
6.電磁振蕩電磁波
7.光的反射和折射?
8.光的本性?
9.原子和原子核
第一定律:任何物體在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下,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tài)為止。 由于物體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特性叫做慣性,所以牛頓第一定律也叫慣性定律
第二定律:物體的加速度跟物體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體的質(zhì)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而以物理學的觀點來看,牛頓運動第二定律亦可以表述為“物體隨時間變化之動量變化率和所受外力之和成正比”。公式F=ma
第三定律: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同時在同一條直線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即 F1=-F2。
希望對你有幫助
去百度文庫,查看完整內(nèi)容>
內(nèi)容來自用戶:sunny一片天123
第五章曲線運動章末總結(jié)
基本概念
一.曲線運動
1.運動性質(zhì)——變速運動,加速度一定不為零2.速度方向——沿曲線一點的切線方向
3.質(zhì)點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1)從動力學看,物體所受合力方向跟物體的速度不再同一直線上,合力指向軌跡的凹側(cè)。
(2)從運動學看,物體加速度方向跟物體的速度方向不共線
二.拋體運動:只在重力作用下的運動.
特殊:平拋運動1.定義:水平拋出的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的運動.
2.性質(zhì):是加速度為重力加速度g的勻變速曲線運動,軌跡是拋物線.
3.平拋運動的研究方法
(1)平拋運動的兩個分運動:水平方向是勻速直線運動,豎直方向是自由落體運動.
(2)平拋運動的速度
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合速度:(求合速度必用),方向:(3)平拋運動的位移
水平方向水平位移:豎直位移:sy=gt2
合位移:(求合位移必用)方向:tgφ=
4.平拋運動的軌跡:拋物線;軌跡方程:運動時間為,即運行時間由高度h決定,與初速度v0無關.水平射程,即由v0和h共同決定.
相同時間內(nèi)速度改變量相等,即△v=g△t,△v的方向豎直向下.
3.圓周運動
a.非勻圓周運動:合力不指向圓心,但向心力(只是合力的一個分力)指向圓心。
b.1.勻速圓周運動(1)運動學特征:v大小不變,T不變,ω不變,a向大小不變;v和a向的方向時刻在變(4)三:A
一、力和運動————基礎
1、受力分析及物體平衡
2、直線運動
3、牛頓定律
4、曲線運動和萬有引力(天體運動)
5、機械能及守恒
6、動量守恒
7、機械振動和機械波
二、電復磁學————重難點
1、電場
2、恒定電流
3、磁場
4、電磁感應
5、交變電流
6、電磁場和電磁波
三、光學
1、光的傳播
2、光的波動性
3、量子論初步
4、原子核
5、相對論
四、熱制學
1、分子熱運動
2、固體、液體和氣體
實驗匯總:
1、長度的測量
2、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
3、打點計時器
4、驗證牛頓第二定律
5、驗證平拋運動
6、機械能守恒定律的驗證
7、驗證定量守恒定律
8、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
9、用描記法畫電場中的等勢線
10、描繪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
11、測定金屬的電阻率
12、把電流表改裝成電壓表
13、閉合電路歐姆定律
14、測電源的E和r
14、練習使用示波器
15、用多用電表探索黑zhidao箱中的電學原件
16、用油膜法測分子的大小
17、測定波的折射率
18、雙縫干涉測波長
第一章 機械能 1. 一個物體能夠做功,這個物體就具有能(能量)。 2. 動能: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 3. 運動物體的速度越大,質(zhì)量越大,動能就越大。 4. 勢能分為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 5. 重力勢能: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 6. 物體質(zhì)量越大,被舉得越高,重力勢能就越大。 7. 彈性勢能: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具的能。 8. 物體的彈性形變越大,它的彈性勢能就越大。 9. 機械能:動能和勢能的統(tǒng)稱。 (機械能=動能+勢能)單位是:焦耳 10. 動能和勢能之間可以互相轉(zhuǎn)化的。方式有: 動能 重力勢能;動能 彈性勢能。 11. 自然界中可供人類大量利用的機械能有風能和水能。 第二章 分子運動論初步知識 1. 分子運動論的內(nèi)容是:(1)物質(zhì)由分子組成;(2)一切物體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3)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 擴散:不同物質(zhì)相互接觸,彼此進入對方現(xiàn)象。 3. 固體、液體壓縮時分子間表現(xiàn)為斥力大于引力。 固體很難拉長是分子間表現(xiàn)為引力大于斥力。 4. 內(nèi)能:物體內(nèi)部所有分子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動能 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內(nèi)能。(內(nèi)能也稱熱能) 5. 物體的內(nèi)能與溫度有關:物體的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度越快,內(nèi)能就越大。 6. 熱運動:物體內(nèi)部大量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 7. 改變物體的內(nèi)能兩種方法:做功和熱傳遞,這兩種方法對改變物體的內(nèi)能是等效的。 8. 物體對外做功,物體的內(nèi)能減?。煌饨鐚ξ矬w做功,物體的內(nèi)能增大。 9. 物體吸收熱量,當溫度升高時,物體內(nèi)能增大;物體放出熱量,當溫度降低時,物體內(nèi)能減小。 10. 所有能量的單位都是:焦耳。 11. 熱量(Q):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能量的多少叫熱量。(物體含有多少熱量的說法是錯誤的) 12. 比熱(C):單位質(zhì)量的某種物質(zhì)溫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zhì)的比熱。 (物理意義就類似這樣回答) 13. 比熱是物質(zhì)的一種屬性,它不隨物質(zhì)的體積、質(zhì)量、形狀、位置、溫度的改變而改變,只要物質(zhì)相同,比熱就相同。 14. 比熱的單位是:焦耳/(千克?℃),讀作:焦耳每千克攝氏度。 15. 水的比熱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每千克的水當溫度升高(或降低)1℃時,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是4.2×103焦耳。 16. 熱量的計算: ① Q吸 =cm(t-t0)=cm△t升 (Q吸是吸收熱量,單位是焦耳;c 是物體比熱,單位是:焦/(千克?℃);m是質(zhì)量;t0 是初始溫度;t 是后來的溫度。 ② Q放 =cm(t0-t)=cm△t降 ③ Q吸 = Q放 ( ※ 關系式 ) 17.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會消滅,也不會創(chuàng)生,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zhuǎn)化為其他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zhuǎn)移到另一個物體,而在轉(zhuǎn)化和轉(zhuǎn)移過程中,能量的總量保持不變。 第三章 內(nèi)能的利用 熱機 1. 燃燒值(q ):1千克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叫燃燒值。單位是:焦耳/千克。 2. 燃料燃燒放出熱量計算:Q放 =qm;(Q放 是熱量,單位是:焦耳;q是燃燒值,單位是:焦/千克;m 是質(zhì)量,單位是:千克。 3. 利用內(nèi)能可以加熱,也可以做功。 4. 內(nèi)燃機可分為汽油機和柴油機,它們一個工作循環(huán)由吸氣、壓縮、做功和排氣四個沖程。一個工作循環(huán)中對外做功1次,活塞往復2次,曲軸轉(zhuǎn)2周。 5. 熱機的效率:用來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熱機的效率。的熱機的效率是熱機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 6. 在熱機的各種損失中,廢氣帶走的能量最多,設法利用廢氣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光的反射 1. 光源:能夠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 2. 光的直線傳播:光在均勻介質(zhì)中是沿直線傳播。 3. 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氣中傳播速度也認為是3×108米/秒。 4. 我們能看到不發(fā)光的物體是因為這些物體反射的光射入了我們的眼睛。 5.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cè),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入射光線 法線 反射光線 鏡面 6. 漫反射和鏡面反射一樣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7. 平面鏡成像特點:(1)像與物體大小相同(2)像到鏡面的距離等于物體到鏡面的距離(3)像與物體的連線與鏡面垂直(4)平面鏡成的是虛像。 8. 平面鏡應用:(1)成像(2)改變光路。 第六章 光的折射 1. 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zhì)斜射入另一種介質(zhì)時,傳播方向一般發(fā)生變化的現(xiàn)象。 2. 光的折射規(guī)律: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zhì),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cè),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隨著增大;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zhì)表面時,傳播方向不改變。(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3. 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它對光線有會聚作用,所以也叫會聚透鏡。 4. 凸透鏡成像: (1) (2) (3) F F (1/) (2/) f (1)物體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縮小的 實像(像距:f
以上就是高二物理知識點的全部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