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高考?高考是中國大陸教育體系中最重要、最具影響力的國家級考試,其全稱是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NCEE)。以下是關于高考的核心解析:一、本質與目的 1.核心定位 高考是選拔性考試,核心目的是為普通本科、專科院校選拔合格新生,是高等教育招生的主渠道。那么,高考高考?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高考是中國教育體系中的一項關鍵性選拔考試。
定義與性質:高考,全稱為“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英文名:Nationwide Unified Examination for Admissions to Gener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簡稱“普通高考”。它是合格的高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力的考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旨在為中國的高等院校選拔合格的新生。
考試科目與內容:高考考試科目通常包括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必考科目,以及文科綜合(政治、歷史、地理)或理科綜合(物理、化學、生物)。這些科目全面考察了學生的基礎知識、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核心定位與影響:高考的核心定位是為高等院校選拔人才,其成績是進入高等教育的主要依據。高考不僅影響著學生的大學選擇和專業方向,還對其未來的職業路徑產生深遠影響。因此,高考被視為中國教育體系中最具影響力的考試制度之一。
歷史與發展:自1952年正式實施以來,高考制度經歷了多次改革和完善。
1、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簡稱“高考”,是合格的高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力的考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
2、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是為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設置的全國性統一考試,每年6月7日-10日實施。參加考試的對象是全日制普通高中畢業生和具有同等學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招生分理工農醫(含體育)、文史(含外語和藝術)兩大類。普通高等學校根據考生成績,按照招生章程和計劃,德智體美勞全面衡量,擇優錄取。
3、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由國家主管部門授權的單位或實行自主命題的省級教育考試院命制;由教育部統一調度,各省級招生考試委員會負責執行和管理。教育部要求各省(區、市)考試科目名稱與全國統考科目名稱相同的必須與全國統考時間安排一致。
4、2015年起,高考逐步取消體育特長生、奧賽等6項加分項目。2019年,教育部嚴禁宣傳“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加強對中學高考標語的管理,堅決杜絕任何關于高考的炒作。2021年2月19日,教育部發出《教育部關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2021年全國統考于6月7日舉行。
1、全國各省市的高考總分不一樣。
2、大部分省高考總分是750分。例外的是:海南滿分900分,江蘇滿分480分,上海滿分600分,云南滿分772分,浙江滿分810分。
3、總分750分的省,高考科目設置為“3+文科綜合/理科綜合”,其中“3”指語文、數學、外語;“文科綜合”指政治、歷史、地理的綜合,“理科綜合”指物理、化學、生物的綜合。語文、數學、外語各科試卷滿分均為150分,文科綜合/理科綜合試卷滿分為300分,總分750分。文科綜合分值分配為:思想政治100分,歷史100分,地理100分;理科綜合分值分配為:物理110分,化學100分,生物90分。
4、云南省的高考科科目,與總分750分的省相同。不同的是高考總分計入普通高中學業水平22分。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及通用技術共11門學科,每個科目等第達到C或C以上量化為2分,量化分數的總分為22分。
5、江蘇省總分,只計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學業水平測試科目包括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七門,只列等第線,不計入高考總分。
6、海南省實行“3+3”的高考科目設置。
高考,全稱為“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是中國選拔學生進入高等教育的關鍵性考試。每年6月舉行,決定學生能否深造。
高考源于古代科舉,1952年現代高考制度誕生,旨在選拔人才進入大學。至今,高考不斷改革,適應社會發展。
考試主要考察學科知識和綜合能力,包括語文、數學、外語及文科、理科綜合。部分省份采用“3+X”模式,即三必考加上選考科目。
高考成績是高校錄取依據,考生填報志愿選擇學校與專業。近年,為促進公平,中國實施多項改革,如平行志愿、綜合評價錄取。
高考影響深遠,是學生命運關鍵,家庭與社會焦點。成績決定未來就業與發展,導致巨大壓力,學生與家長投入大量時間備考。
高考不斷改革,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育質量,強調綜合素質評價,鼓勵全面發展,注重創新與實踐能力培養。
未來,高考將適應新時代要求,服務于人才戰略,改革完善,發揮選拔人才功能,為中國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
高考作為教育體系重要一環,對個人與社會進步至關重要。面對挑戰,通過持續改革,高考有望更好地發揮選拔人才作用,為中國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1. 考生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
2. 考生需持有高級中等教育學校畢業證書(包括應屆生)或具有同等學歷。
3. 考生應符合身體條件的要求。
4. 高三年級應屆學生:高三學生可通過高考步入大學。
5. 中等專業學校應屆畢業生:高中與中專同制畢業時間,雖學習內容有別,但享有參加普通高考的資格。
6. 社會考生:無學歷基礎但符合報名條件者,可向當地教育部門申請參加高考。
7. 高考考生構成:高中生占多數,其次是中專生,再次為社會考生。
關于高考的法律依據:
- 教育部通知要求完善招生信息公開,包括四級信息公開制度的落實,接受監督,加強信息安全防護,保護考生個人信息安全。
高考注意事項:
1. 以下人員不得報名:具有高等教育學歷資格的高校在校生,高級中等教育學校在校生(除應屆畢業生),被開除學籍或退學未滿一年的學生,正在服刑的學生。
2. 高考取消年齡和婚姻狀況限制。
3. 加分照顧類別:退役軍人(二等功以上或榮譽稱號獲得者),見義勇為者,歸僑、華僑子女、歸僑子女,臺灣省籍考生,烈士子女,自謀職業的退役士兵,少數民族考生,市級以上科技發明創造獎獲得者等。
以上就是高考高考的全部內容,1、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簡稱“高考”,是合格的高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力的考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2、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是為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設置的全國性統一考試,每年6月7日-10日實施。參加考試的對象是全日制普通高中畢業生和具有同等學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