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大題庫及答案?一、選擇題(本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下列哪項不屬于生命 A.一只青蛙B.青蛙的表皮細胞 C.表皮細胞中的蛋白質分子 D.池塘中的水、那么,高中生物大題庫及答案?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單選題(此部分包含40道單選題,每題1.5分,共計60分)
1、下列關于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描述錯誤的是()
A.兩類細胞合成蛋白質的場所都是核糖體
B.兩類細胞都進行有氧呼吸,但不一定發生在線粒體中
C.兩類細胞中遺傳物質主要是DNA,基因的傳遞都遵循孟德爾定律
D.真核細胞的核膜上有多種大量的酶,有利于多種化學反應的順利進行
2、下列有關細胞的物質組成及其檢測的實驗描述中,正確的是()
A.磷脂雙分子層是構成細胞膜的基本支架,磷脂分子頭部親水,尾部疏水
B.蔗糖與斐林試劑在加熱條件下,能產生磚紅色的沉淀
C.脫氧核苷酸與甲基綠發生作用呈綠色,核糖核苷酸與吡羅紅發生作用呈紅色
D.蛋白質和蛋白酶在適宜條件下混合放置一段時間,加入雙縮脲試劑,不能產生紫色反應
3、下列有關組成生物體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在細胞不同的生命活動中轉運氨基酸的載體都是蛋白質
B.RNA聚合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催化的反應物是RNA
C、組成淀粉、纖維素、糖原的單體都是葡萄糖
D.在HIV中由A、G、U、C四種堿基參與構成的核苷酸最多有7種
4、下列關于實驗材料的選擇,不合理的是()
A.用紫色的牽牛花瓣探究植物細胞的失水和吸水
B.用念珠藻觀察葉綠體
C.用馬蛔蟲受精卵觀察有絲分裂
D.用H2O2溶液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
5、如圖為典型的細胞核及其周圍部分結構的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細胞核是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和代謝中心
B.⑤兩側的離子濃度差是由自由擴散實現的
C.若該細胞核內的④被破壞,該細胞蛋白質的合成會受到影響
D.細菌不具有該圖所示結構,但細菌無絲分裂過程中也會出現DNA復制
6、如圖所示,甲是滲透作用裝置示意圖,乙、丙兩曲線圖中的橫坐標代表時間。
歷史:
Ⅰ、鴉片戰爭(1840―1842年)
一、原因:
1.根本原因:為了開辟國外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工業原料,牟取暴利。
2.直接原因:林則徐禁煙
①原因:鴉片輸入帶來嚴重危害
②經過:道光帝任林則徐為欽差大臣
③高潮:虎門銷煙
④意義: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
⑤評價:林肆薯迅則徐是民族英雄
二、經過(1840-1842)
英艦封鎖珠江口→北上定海→直逼天津→占領香港島→到達南京長江面→求和
結果:簽訂南京條約(中國近代史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1.時間:1842年
2.內容:①割香港島給英國
②賠款2100萬元
③開放口岸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
④協定關稅: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
(鴉片戰爭是近代史的開端)
四、影響:1.社會性質:封建社會→半殖民地封裂此建社會(是造成這些影響的最主要依據)
2.主要矛盾
農民階級與封建社會手桐地主階級→
①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
②封建社會和人民大眾的矛盾
3.革命任務:反封建→反帝反封建
4.革命性質:開始進入舊民族主義革命時期
五、失敗:
根本原因:封建制度的腐朽
生物:
一、動物1.脊椎動物
2.無脊椎動物
40分是不是太少了啊,
這一題應該選擇a, 蠶豆根尖分生區細胞,一個細胞周期包括分裂間期和羨清分裂期,大部分的時間(90%)都處于分裂間期,處于分裂期的時間比較短,根據給出的數據,A的分兄陵前裂期比較長,肝細胞是暫時不分裂的細胞,癌細胞是連續分裂的惡性增殖細汪嘩胞,,,
【 #高一#導語】不去耕耘,不去播種,再肥的沃土也長不出莊稼,不去奮斗,不去創造,再美的青春也結不出碩果。不要讓追求之舟停泊在幻想的港灣,而應揚起奮斗的風帆,駛向現實生活的大海。高一頻道為正在拼搏的你整理了《人教版高一生物上冊試題及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
一、選擇題(共40道,每小題2分,總分70分)
1.如圖是一個DNA分子片段,其中一條鏈中含15N,另一條鏈中含14N.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把該DNA放在含15N的培養液中復制兩代,子代DNA中只含有15N的DNA占
B.2處堿基的缺失會導致染色體結構變異,并且可以遺傳
C.限制性內切酶切割DNA的部位可以是1處
D.2處堿基的改變一定引起轉錄形成的mRNA中的密碼子的改變
2.下圖是人運動后血液中乳酸濃度的變化曲線,請分析一下BC段變化的原因()
A.乳酸與NaH2PO4反應生成H3POB.乳酸與血液中的O2發生氧化反應
C.乳酸與碳酸鈉反應掉了D.乳酸與NaHCO3反應生成CO2
3.若以圖甲代表與生命相關概念的范圍,其中正確的是()
abc
A生物大分子細胞組織
B個體種群群落
C生態群落種群
D組織器官
4.下列關于細胞與生命活動關系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多細胞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是在細胞生命活動的基礎上實現的
B.草履蟲、變形蟲等均能完成攝食、運動、生殖等生命活動X
C.沒有細胞就沒有組織、器官、等層次
D.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在生核螞枯命的層次中屬于個體水平
5.下列關于細胞與生命活動關系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
B.病毒不具有細胞結構,所以它的生命活動與細胞無關
C.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D.多細胞生物依賴高度分化的各類細胞的密切合作完成各項生命活動
6.下列組合,在生命的層次中依次屬于種群、群落、和生態的一組是()
①一個池塘中的全部生物②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昆蟲
③某水庫中的全部鯽魚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的所有生物
A.①②④B.③①④C.①②③D.②③④
7.19世紀科學家提出了細胞學說,其意義在于()
①認識到細胞的多樣性②明確了生物體結構的差異性
③揭示出細胞的統一性④標志著生物學研究進入細胞水平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8.下面①~⑤是利用顯微鏡觀察時的幾個操作步驟,在顯微鏡下要把視野里的標本從圖中的甲轉為乙,其正確的操作步驟是()
①轉動粗準焦螺旋
②調節光圈
③轉動細準焦螺旋
④轉動轉換器
⑤移動標本
A.①→②→③→④B.④→⑤→③→②
C.②→①→⑤→④D.⑤→④→②→③
9.下列屬于細胞共性的選項是()
①具有細胞壁②具有細胞膜③以DNA為遺傳物質④具有核膜⑤具有核糖體
A.①④⑤B.②③④C.①②⑤D.②③⑤
10.藍藻和水綿在細胞結構上最明顯的區別是()
A.有無細胞膜改洞B.有無細胞質
C.有無核膜D.有無細胞壁
11.下列諸項均是有關顯微鏡操作的表述,其中錯誤的操作是()
A.標本染色較深,應選用凹面反光鏡和大光圈
B.若物告轉換高倍物鏡觀察,需先升高鏡筒,以免鏡頭碰壞裝片
C.將位于視野內左方的圖像移向中央,應向左方移動裝片
D.轉換高倍物鏡之后,只能使用細準焦螺旋進行調節
12.下列生物中不屬于原核生物的是()
A.念珠藻B.發菜C.赤霉菌D.乳酸菌
13.下列有關“生命”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生命的結構層次包括從原子、分子到生物圈的各個層次
B.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科學家成功合成脊髓灰質炎病毒,人工合成脊髓灰質炎病毒就是人工制造了生命
C.人的各種反射活動都需要多個細胞的參與,不可能由一個細胞獨立完成,因此,細胞不可能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D.多細胞生物的遺傳與變異以細胞內基因的傳遞和變化為基礎
14.埃博拉病毒與藍藻的相同之處是()
A.都具細胞膜B.都有核糖體C.都有遺傳物質D.都有細胞核
15.下列關于光學顯微鏡高倍鏡使用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先在低倍鏡下找到要觀察的物像,并把其移到視野中央,再轉至高倍鏡下觀察
B.換高倍鏡后觀察視野變小,觀察的細胞體積變少
C.高倍鏡縮小了觀察的視野,放大了觀察的倍數
D.換高倍鏡后視野會變暗,此時可換用大一些的光圈或調節反光鏡使視野變亮一些
16.下列四組生物中,細胞結構最相似的是()
A、變形蟲.水綿.香菇B、煙草.草履蟲.大腸桿菌
C、小麥.番茄.大豆D、酵母菌.靈芝.豌豆
17.組成生物體最基本的元素是()
A.CB.OC.HD.N
18.在細胞內含量極少,但對維持生命活動必不可少的元素有()
A.FeMnZnMgB.ZnCuMgCa
C.ZnCuBMnD.MgMnCuMo
19.下列有關組成生物體化學元素的論述,正確的是()
A.組成生物體和組成無機自然界的化學元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多
B.人、動物與植物所含的化學元素的種類差異很大
C.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可以找到
D.不同生物體內各種化學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似
20.英國醫生塞達尼?任格在對離體蛙心進行的實驗中發現,用不含鈣的生理鹽水灌注蛙心,收縮不能維持,用含有少量鈣和鉀的鈉鹽溶液灌流時,蛙心可持續跳動數小時。
選A蠶豆根尖坦拆此分生區細胞,因為要觀察有絲分裂,看的讓迅是分裂期所占細胞周期的比例,A所占的比例最御仿大為1.5,。
以上就是高中生物大題庫及答案的全部內容,A.不同物種,含水量不同 B.同一物種、同一年齡的不同個體,含水量大致相同 C.同一個體的不同器官,含水量不同 D.同一器官的不同組織,含水量一致相同 2.生物新陳代謝旺盛、生長迅速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