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公式大全表格?V = Vo =Vcosq Vy = Vsinq 在Vo、Vy、V、X、y、t、q七個物理量中,如果 已知其中任意兩個,可根據以上公式求出其它五個物理量。 16、 動量和沖量: 動量: P = mV 沖量:I = F t(要注意矢量性) 17 、那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表格?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F=ma 運動學通用
F=G(m1m2)/r^2萬有引力定律 用于兩質點間,同時后面可推笑裂滑出一系列公式如F=ma=m w^2 r=m v^2/r=m(2兀/T)^2 r
F=K(Q1Q2)/R^2 庫倫力
E=BLV 切割磁感線 只是磁感線與導體棒碰臘垂直時用的 V是瞬時的就瞬時感應源塌電動勢,平均的就是平均
E=nΔΦ/Δt 定義式用于任何電場Φ=BS
S=0.5at^2+v0 t
S=(Vt^2-V0^2)/2a
a=ΔV/ΔT
動能定理其實沒有公式 就是所有力做的功=動能變化量 還有點不全 大致這些,希望對你有用。
高中物理公式和規律匯編表
一、力學
1、胡克定律: F = kx (x為伸長量或壓縮量;k為勁度系數,只與彈簧的原長、粗細和材料有關)
2、 重力:G = mg(g隨離地面高度、緯度、地質結構而變化;重力約等于地面上物體受到的地球引力)
3 、求F、的合力:利用平行四邊形定則。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從平行四邊行法則。
(2) 兩個力的合力范圍: ú F1-F2 ú£ F£ F1 +F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兩個平衡條件:
(1)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條件: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所受合外力為零。
F合=0 或: Fx合=0 Fy合=0
推論:[1]非平行的三個力作用于物體而平衡,則這三個力一定共點。
[2]三個共點力作用于物體而平衡,其中任意兩個力的合力與第三個力一定等值反向
(2* )有固定轉動軸物體的平衡條件:清空段力矩代數和為零.(只要求了解)
力矩:M=FL (L為力臂,是轉動軸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
5、摩擦力的公式:
(1)滑動摩擦力:f= m FN
說明 : ① FN為接觸面間的彈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② m為滑動摩擦因數,只與接觸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關,與接觸面積大小、接觸面相對運動快慢以及正壓力N無關.
(2) 靜摩擦力:其大小與其他力有關, 由物體的平衡條件或牛頓第二定律求解,不與正壓力成正比.
大小范圍:O£ f靜£ fm(fm為最大靜摩擦力,與正壓力有關)
說明:
a 、摩擦力可以與運動方向相同,也可以與運動方向相反。
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
一、質點的運動(1)------直線運動
1)勻變速直線運動
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2-Vo2=2as
3.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連續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時間(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體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決定式;
(4)其它相關內容:質點、位移和路程、參考系、時間與時刻〔見第一冊P19〕/s--t圖、v--t圖/速度與速率、瞬時速度〔見第一冊P24〕。
2)自由落體運動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t2=2gh
注:
(1)自由落輪陵體運動是初速度拍鋒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遵循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直向下)。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高中物理定理,規律,公式,表格
粒歲神子的運動(1)------直線運動
1)勻變速運動
1速度Vt = VO + 2。位移s = VOT + 2/2 = V電平t = Vt/2t
3。有用的推論VT 2-VO 2 = 2AS
平均速度V電平= S / T(定義)
5。中間時刻的速度VT / 2 = V水平=(VT + VO)/ 2
6中間位置,速度Vs / 2 =√[(VO 2 + VT 2)/ 2]
7。加速度A =(Vt的-Vo)的/噸{Vo為正方向,和Vo是相同方向(加速度),A> 0,反向,如果a <0時}
8實驗推斷Δs的= AT 2 {Δs的是相等的時間(T)內的位移差在連續}
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度(旁白):米/秒,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 / s的時間(t)秒(s);位移(s):M (M);到家:米,速度單位換算:1米/秒=3.6公里每小時。
注意:(1)的平均流速是一個向量,(2)的速度的一個對象,不一定是大的加速度;(3)=(Vt的-Vo)的/噸只是措施,而不是確定公式
(4)其它相關內容:質點位移速率從參考時間和時刻。
一、質點的運動(1)------直線運動
1)勻變速直線運動
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2-Vo2=2as
3.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連續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度(Vo):m/s;加速緩沒度(a):m/s2;末速度(Vt):m/s;時間(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體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決定式;
(4)其它相關內容:質點、位移和路程、參考系、時間與時刻〔見第一冊P19〕/s--t圖、擾森納v--t圖/速度與速率、瞬時速度〔見第一冊P24〕。
2)自由落體運動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t2=2gh
注:
(1)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遵循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直向下)。
以上就是高中物理公式大全表格的全部內容,公式: W合= DEk = Ek2 - Ek1 = 22、機械能守恒定律:機械能 = 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 條件:只有內部的重力或彈力做功. 公式: mgh1 + 或者 DEp減 = DEk增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