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重點?一、地球和地圖 二、世界的陸地和海洋 三、天氣與氣候 一、地球和地圖 1、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橢球體。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赤道周長約40000千米。2、經線是連接南北兩極的大圓弧線,又稱子午線。那么,地理高考重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知識點分別是:
一、地球和地圖
二、世界的陸地和海洋
三、天氣與氣候
一、地球和地圖
1、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橢球體。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赤道周長約40000千米。
2、經線是連接南北兩極的大圓弧線,又稱子午線。特點:都是半圓;長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態盯;都相交于兩極。
3、經度:經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原址的那條經線為0o經線,又稱本初子午線。②經度的劃分:以0o經線為起點,向東為東經度,向西為西經度,各劃分180o。③東西經度的分布規律:東經度向東遞增,西經度向西遞增。④東西半球劃分:20oW和160oE構成的經線圈為界,20oW向東到160oE為東半球、20oW向西到160oE為西半球。
4.緯線是與地軸垂直并且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②特點:都是圓圈(兩極為點);長度不等,從赤道向南北兩極遞減;都指示東西方向;都相互平行。
5.緯度:以赤道為起點,向南為南緯度,向北為北緯度,各劃分90o。③緯度大小的分布規律:北緯向北遞增,南緯向南遞增。
距離高考還有50多天,我幫文科的學子們總結了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供大家參考!
1.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交替:晝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線——晨昏線(圈)——與赤道的交點的時間分別是6時和18時——太陽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與太陽光線垂直;
(2)地方時差:東早西晚,經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時。
(3)地轉偏向力: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2.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太陽高度與正午太陽高度
(1)太陽高度:太陽光線和地面的夾角。晨昏線上所有的點太陽高度均為0°。
(2)正午太陽高度:
H = 90°- 緯度差
(緯度差:太陽直射點的緯度與所求地緯度的差值)
3.有關地理時間計算
①某地時區數 = 該地經度÷15,對商取整數部分,尾數部分四舍五入;
②區時的計算:根據各時區中央經線的地方時即為本時區區時,相鄰的兩個時區的區時相差1小時,即求某地區區時=已知地區時±兩地時區,注意東加西減;
③地方時的計算:找出已知的經度與時間,經度差計算:采用同側相減,兩側相加;時間差=經度差÷地球自轉角速度15°/時或1°/4分;根據東早西晚來加或減時間差;注意考慮行程時間;;結果若小于0,則應加24小時,日期變為昨天。
地理高考必背知識點如下:
1.天體與天體豎兄缺。
天體是就宇宙間物塵皮質的存在形式而言的,各種星體和星際物質的通稱。天體是就天體的運動關系而言的,是指運動著的天體因相互吸引、相互繞轉所構成的相對獨立和層決不同的。
2.流星體、流星現象與隕星。
運行于行星際余辯空間的固體塊和塵粒稱流星體。當它高速沖入地球大氣層,與空氣分子激烈碰撞而燃燒產:生的光跡稱為流星現象。降落到地面未能燃燒盡的流星體的“殘骸”則稱隕星。
3.晝夜之分、晝夜更替與晝夜長短。
晝夜之分是指由于地球是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而引起地表向日的一半明亮而對應的另一半黑暗的現象。晝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轉而使地球產生的白晝與黑夜以一個太陽日(24小時)為周期的交替現象。而晝夜長短、是由于黃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轉引起太陽直射點的移動,使除命道外的各緯度晝夜長短產生周年變化的現象。
4.節氣與季節。
節氣是根據天氣和物候的演變情況確定的,以太陽在黃道上運行150度為劃分標準,一個回歸年有24個節氣。季節;是根據各地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的周年變化情況確定的,以太陽在黃道上運行90度為劃分標準;二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一年中寒來暑往及物候的變更情況。
高三網權威發布高考地理有哪些必背的知識點,更多高考地理有哪些必背的知識點相關信息請訪問高三網。
【導語】在高考的復習過程中,你知道哪些知識點必須背誦的嗎?下面是大范文網為大鉛旁家收集整理的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相信這些文字對你會有所幫助的。
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生態問題
(1)水土流失問題(2)荒漠化問題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
(1)自然原因:
①地勢起伏大,坡度陡。族激春
②土質疏松,垂直節理發育(黃土高原)。
③降水量大并集中夏季,多暴雨。
④植被覆蓋率低。
(2)人為原因:破壞了植被。
①過度墾殖、過度放牧、過度樵采。
②開礦。
③土地利用不合理。
水土流失的后果(危害):
①使土地貧瘠,農作物減產。
②下游河床抬高,降低泄洪能力。
③湖泊淤積,庫容減少,降低蓄洪標準。
(3)干旱缺水問題
①我國典型地區:華北春旱、西北十年九旱、長江中下游地區伏旱、南方地區冬旱
②華北地區春旱
產生原因:
自然原因:a:春季雨帶未到達,降水稀少;b:春季氣溫回升快,蒸發旺盛
人為原因:小麥返青,需水量大。
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能源問題
中哈輸油管道的建設是兩國雙贏的結果原因:
對哈:
①哈薩克斯坦可以將石油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兆耐;
②擴大石油出口渠道
③促進哈薩克斯坦沿線的基礎設施的建設;
④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
對于高考地理的提分方法來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能夠掌握一些高頻的地理知識點了,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高考地理必備的知識考點。
高考地理地圖方面重要知識點總結
地圖專題1.經度的遞變:向東度數增大為東經度,向西度數增大為西經度。
2.緯度的遞變:向北度數增大為北緯度,向南度數增大為南緯度。
3.緯線的形狀和長度:互相平行的圓,赤道是最長的緯線圈,由此往兩極逐漸縮短。
4.經線的形狀和長度:所有經線都是交於南北極點的半圓,長度都相等。
5.東西經的判斷:沿著自轉方向增大的是東經,減小的是西經。
6.南北緯的判斷:度數向北增大為北緯,向南增大為南緯。
7.東西半球的劃分:20°W往東至160°E為東半球,20°W往西至160°E為西半球。
8.東西方向的判斷:劣弧定律(例如東經80°在東經1°的東面,在西經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與圖示范圍:滾頌相同圖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圍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圍愈大。
10.地圖上方向的確定:一般情況,“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的箭頭指向北方;經緯網地圖,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11.等值線的疏密:同一幅圖中等高線越密,坡度越陡;等壓線越密,風力越大;等溫線越密,溫差越大
12.等高線的凸向與地形: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的地方為山谷,向低處凸出的地方為山脊。
以上就是地理高考重點的全部內容,(3)地轉偏向力: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2.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太陽高度與正午太陽高度 (1)太陽高度:太陽光線和地面的夾角。晨昏線上所有的點太陽高度均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