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天體物理?高中物理天體常用的公式如下:1、萬有引力公式:F=G*(m1*m2/r2)這個公式描述了任何兩個物體之間由于它們的質量和距離而產生的引力。在天體物理學中,這個公式經常用于計算天體之間的引力。那么,高中天體物理?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答案是AD
發射速度一定是小于第二宇宙速度的,因為衛星還在地球控制范圍內。
va>vb,因為是減速之后才進入b軌道的。
a,b軌道上的p點受到的引力是相等的,所以加速度是一樣的。
從a軌道到b軌道需要減速。 因為衛星受到的力不變,要使衛星做向心運動,,根據公式
向心力公式可以知道需要降低速度。
D選項 aa=ab是正確的,因為都等于萬有引力的公式里面值
第一本物理書。
高一第一本就是,天體物理學既是天文學的一個主要分支,也是物理學的分支之一,它是利用物理學的技術、方法和理論來研究天體的形態、結構、物理條件、化學組成和演化規律的學科。
在高中物理學習中,物理公式是最基本的工具。那么物理公式中關于天體運動公式有哪些呢?下面我給大家帶來高中天體物理公式,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天體物理公式
1.開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軌道半徑,T:周期,K:常量(與行星質量無關,取決于中心天體的質量)}
2.萬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3.天體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R:天體半徑(m),M:天體質量(kg)}
4.衛星繞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體質量}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
6.地球同步衛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徑}
強調:(1)天體運動所需的向心力由萬有引力提供,F向=F萬; (2)應用萬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體的質量密度等;
(3)地球同步衛星只能運行于赤道上空,運行周期和地球自轉周期相同;
(4)衛星軌道半徑變小時,勢能變小、動能變大、速度變大、周期變小;(5)地球衛星的最大環繞速度和最小發射速度均為7.9km/s。
變軌前后瞬間指兩個軌道相切的時候也可以認為是噴氣加速的瞬間
因為軌道變大后指穩定后衛星的速度比低軌道的速度小
總的機械能等于 勢能與動能之和
而要從低軌道變到高軌道一定要噴氣加速也就是要外力做功,而外力做功,衛星的機械能會變大
也就是重力勢能的增加大于動能的減少值
(如果機械能不變的話,重力勢能的增加等于動能的減少)
以上就是高中天體物理的全部內容,物理高中天體公式及推導如下:ma=GMm/R^2--->M=aR^2/G,天體體積V=(4/3)πR^3,密度ρ=M/V=3a/(4πGR),∴ρ=3a/(4πGR),這是一種推導方法,具體的要根據對天體的已知數據推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