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作業?高中數學暑假作業的價值有限,其用處并不大。具體來說:高考命題概率低:高考中遇到與暑假作業類似題目的概率非常低,即便有也未必是暑假作業中的原題。作業完成質量不高:暑假作業往往不是學生認真完成的,在講解時學生會覺得很陌生,需要額外的時間重新思考,這反而降低了學習效率。時間利用不合理:暑假時間寶貴,那么,高中數學作業?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經過A(6,5),B(0,1)兩點,
∴圓心在直線AB的垂直平分線上。直線AB的斜率Kab=(5-1)/(6-0)=2/3,∴直線AB垂直平分線的斜率為-3/2,易求AB中點為(3,3),。∴根據點斜式求得AB的垂直平分線的方程為3x+2y-15=0,即圓心在3x+2y-15 = 0上,又圓心在直線3X+10Y+9=0上,所以圓心在這兩條直線的交點上,求得圓心為(7,-3),結合A,B的坐標易求的園的半徑的平方=65,所以圓的方程為(x-7)^2+(y+3)^2=65.
(2) 設圓方程為x2+y2+Ax+By+C=0
代入P、Q兩點:
-2A+4B+C=-20 ,3A-B+C=-10
C=B-10-3A
即5B-5A=-10 ===> A-B=2……(1) ,令y=0,得x2+Ax+C=0
所以x1+x2=-A, x1x2=C ,|x1-x2|=√[(x1+x2)2-4x1x2]=√(A2-4C)=6
A2-4C=36 ,A2-4(B-10-3A)=36 ,A2-4B+12A+4=0 ,A2+8A+12=0 ,(A+6)(A+2)=0
A=-6 或 A=-2 ===> B=-8 或 -4 ===> C=0 或 -8
所以圓方程為x2+y2-6x-8y=0 或 x2+y2-2x-4y-8=0
2.(1)已知點P(x,y)是圓(x+2)^2+y^2=1上的任意一點,直線為3x+4y+12=0
那么,圓心O(-2,0)到直線的距離d=|3*(-2)+4*0+12|/5=6/5
所以,直線與圓相離
則,過圓O作直線的垂線,交圓周于P1;垂線的反向延長線交圓周于P2。
(1)當x∈[-2,2]時,f(x)=x+1/x在[-2,-1)上是增函數,此時f(x)∈[-5/2,-2)
當x∈[-1,1/2)時,f(x)=-2
當x∈[1/2,2]時,f(x)=x-1/x在[1/2,2]上是增函數,此時f(x)∈[-3/2,3/2]
∴f(x)的值域為[-5/2,-2]∪[-3/2,3/2]
(2)①若a=0,g(x)=-2,對于任意x1∈[-2,2],f(x1)∈[-5/2,-2]∪[-3/2,3/2],不存在x0∈[-2,2],使g(x0)=f(x1)
②當a>0時,g(x)=ax-2在[-2,2]是增函數,g(x)∈[-2a-2,2a-2]
任給x1∈[-2,2],f(x1)∈[-5/2,-2]∪[-3/2,3/2],若存在x0∈[-2,2],使得g(x0)=f(x1)成立
則[-5/2,-2]∪[-3/2,3/2]?[-2a-2,2a-2]
∴-2a-2≤-5/2 ;2a-2≥3/2,
解得:a≥7/4
③a<0,g(x)=ax-2在[-2,2]是減函數,g(x)∈[2a-2,-2a-2]
∴2a-2≤-5/2; -2a-2≥3/2
解得:a≤-7/4.
綜上,實數a∈(-∞,-7/4]∪[7/4,+∞)
一、精選內容、精心設計
如何改革傳統的數學作業。關鍵在于消除其中的弊端,打破那種單一、枯燥的題海型的作業模式,重新構建一種知識與能力,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學生樂意接受的作業模式。這種作業模式符合新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有利于中學生個性的發展和能力的提高。具體地說,應把握以下幾點:
1、作業內容精練化
教學實踐表明:課業負擔過重的直接因素之一就是“題海”泛濫成災,造成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在于課堂效益低,作業質量差數量多,缺乏典型性。應注意數學作業的“質”,作業應結合課堂所講內容精心篩選,盡量兼顧作業的典型性、系統性和全面性。在作業的選編上既考慮到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又注意體現啟發性、鞏固性的原則。伴隨著新課程的深人,數學作業的設計也要創新,要以批判的眼光繼承和發揚傳統數學作業的優點,拋棄其難、繁、偏、舊的弊端,以學生發展為目的,本著這種指導思想,我們集備組老師共同探討、精心選題,設計最適合學生的校本作業,取到良好的效果。
2、作業形式多樣化
傳統數學中布置的作業均為筆答題型作業,單調的作業讓學生感到乏味,降低了學生做作業的積極性,也不利于鍛煉和培養學生多方面的技能。
推薦全品學練考這本書,結合線上學習,書難度跟書本結合緊密,難度是適中,而且是活頁設計,很方便。
作業,為完成學習方面的既定任務而進行的活動。課堂作業是教師在上課時布置學生當堂進行檢測的各種練習,而課外作業是學生在課外時間獨立進行的學習的活動,檢測學生是否學會了課上的知識的一種方法,一般都是家庭作業。
課外作業是課內作業的繼續,是教學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加深和加強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和鞏固,進一步分析掌握相關的技能、技巧。課外作業的內容要符合教學大綱、教科書的要求,要與課內作業保持一定的聯系,使課內、課外的學習互相促進,掌握知識與發展能力互相結合。
課外作業的難度和分量要適度,形式要多樣;布置作業應有明確的要求與必要的指導。要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注意培養學生進行課外作業的良好習慣。并對學生的課外作業及時進行檢查與評定。評定原則需要多樣性。
如何設計多元化形式的高中數學作業
摘要:新課程背景下,通過設計多元化的高中數學作業,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發展特長與個性,不斷提高數學學習的能力。
關鍵詞:數學教學 高中數學作業 多元化設計
一、設計分層型作業,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
所謂分層型作業是指將作業根據不同的學習時間和學生不同的學習程度進行分層,以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更好地讓高中學生適應新課改。課題組以試卷形式為載體,在卷面上安排了六種不同層次的作業:第一部分為課前預習作業,第二部分為自主學習作業,第三部分為基礎鞏固型作業,第四部分為能力提升型作業,第五部分為拓展探究型作業,第六部分為學生評價。學生必選作業為一、二、六三個部分,其他依據自己的能力選做。這下類型的作業旨在有層次的對學生學習的高中數學知識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讓不同的學生都能學習到不同的數學知識,通過預習、自主學習作業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通過過程性評價和診斷性評價,讓學生能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通過別的學生及教師評價不斷鼓舞學生的自信心,克服學習數學的畏難情緒。通過問卷調查,約80%的學生認為“主題式”作業對他們的幫助很大,不僅培養了他們的思維能力,更提高了他們的數學學習能力。
以上就是高中數學作業的全部內容,做法:教師按教學單元提供大量的數學鞏固性作業,教師只提一個每天完成作業的最低量的要求,讓學生自由選擇完成。特色與優勢:尊重了學生的選擇,改善了作業效果,學生享受到了做作業的主人的快樂。2.分層矯正作業 做法:教師在一個教學單元結束時進行“形成性測驗”,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