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考點?高考地理必備知識點:如何判斷地球運動速度? 1.受地球形狀的影響,地球自轉的線速度自赤道向兩極遞減,赤道最大,兩極為0,南北緯60°的線速度為赤道處的一半,任意緯度的線速度為該緯度的余弦值乘以赤道處的線速度。那么,高考地理考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高考的地理中有哪些高頻的考點呢?想要提高地理成績就要掌握好這些高頻的考點,我為大家整理了一些。
地球運動專題知識點總結
1、天體的類別: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衛星、星際空間的氣體、塵埃等。
2、天體的層次:總星系——銀河系(銀河外星系)——太陽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徵分類:類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遠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遠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晝夜更替;(2)無大氣,故月球表面晝夜的溫差大,隕石坑多,無聲音、無風;(3)月球表面有山脈、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穩定的光照條件、安全的宇宙環境、適宜的大氣和溫度、液態水。
6、太陽外部結構及其相應的太陽活動: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陽風)。
7、太陽活動--黑子(標志)、耀斑(最激烈),太陽黑子的變化周期11年。
8.太陽活動的影響:黑子--影響氣候,耀斑--電離層--無線電通訊,帶電粒子流――磁場――磁暴
9、太陽輻射的影響:①維持地表溫度,促進地球上水、大氣、生物活動和變化的主要動力;②太陽能是我們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轉方向:自西向東,北極上空俯視呈逆時針方向、南極上空俯視呈順時針方向
速度:①線速度(由赤道向兩極遞減至0) ②角速度(除兩極為0外,各地返纖亮相等)
周期:①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 ②太陽日(24時,晝夜更替周)
意義:①晝夜更替 ②不同經度不同的地方時 ③水準運動物體的偏移(北右南左)
11、晨昏線:沿自轉方向,黑夜向白天過渡為晨線,白天向黑夜過渡為昏線(晨昏線上太陽高度角為0度)。
淵博的人是多么神奇,他們的大腦像蜘蛛網,粘住所有知識的小昆蟲,所以我們要努力的在學地理的知識點接下來我給大家分享關于高考地理歐洲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考地理歐洲知識
1.歐洲地形的基本特征;(以平原為主,地勢起伏不大,冰川地形廣布,山脈主要分布在北部和南部)
2.影響中歐平原(波德平原)、東歐平原的主要外力作用及其表現;(地質時期的冰川侵蝕。平原呈波狀起伏)
3.歐洲地形對氣候的影響;(歐洲多為平原,且山脈走向為東西向;海岸破碎,多伸入內陸的海灣;有利于海洋濕潤氣流進入內地形成海洋性氣候)
4.歐洲氣候的主要特征及成因;(溫和濕潤,海洋性特征明顯;自西向東由海性氣候過渡到大陸性氣候。
①歐洲地形低平、山脈多東西走向;西臨大西洋,且多伸入大陸的海灣,在西風作用下,濕潤氣流容易伸入內地,降水較多;
②大部分地區位于溫帶緯度范圍內,且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溫增濕作用,氣候溫和濕潤;③常年盛行西風,從大西洋帶來的水汽自西向東減少)
5.比較分析英國本島東西空老歲兩側農業地域類型的差異及形成原因;(西側乳畜業發達,為西風迎風坡,降水多,日照較少,且緯度高,熱量不足,只適合多汁牧草長的生長;東側發展種植業,為背風區,降水稍少,日照較多,氣溫較高,生長期較長,能夠滿足種植業對光熱的需求)
6.英國是世界上工業化最早的國家,分析其發展條件;
(①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航海業發達;②煤、鐵、石油等工業原料豐富,開發早;③侵占殖民地,掠奪資源,占領市場,工業積累早,資本雄厚)
7.法國的地勢特征;(東南高,西北低;東南以山地和高原為主,西北以平原和丘陵為主)
8.分析巴黎盆地做為重要農業區的區位因素(法國成為糧食出口國的區位條件);(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比較平坦,耕地面積廣;氣候溫和濕潤;土壤較肥沃;河網密布,水源充足;政府鼓勵農業發展的政策;交通便利、科技發達;高度機械化和現代化為農業發展提供物質保障)9.注入地中海的羅訥河是法國水力資源豐富的河流,其上建有無數低壩,分析低壩的好處;(農田淹沒少,移民減少甚至不需要含遲移民;船只過閘時間短,過閘用水也少;對生態和景觀的影響小;潰壩等造成的威脅小)
10.德國地勢特征;(南高北低,呈階梯狀分布;南部為高原和山地,中部為丘陵和中、低山,北部為平原)
11.萊茵河是歐洲最重要的航運河流,分析其航運價值大的原因;
(1大部分在溫帶海洋性氣候區,水量豐富,水量大,全年可通航;②所流經地區大部分地勢低平,水量平穩;③氣候溫和,無結冰期;④干支流流經國家斗睜多,且都是經濟發達國家,航運需求量大;⑤河口處為著名港口鹿特丹,又與多瑙河等河流有運河相通,航運價值高)12.試比較德國南北農業發展的差異和形成原因;(北部地勢平坦,但氣候夏季溫涼,冬季陰冷,土壤較為貧瘠,只生長牧草,主要發展畜牧業;南部的高原和山地主要為森林和牧場,南部的河谷地帶,土壤肥沃,日照時間長,熱量充足,主要發展種植業)
13.分析德國魯爾區工業發展的區位條件;(豐富的煤碳資源、附近有豐富的鐵礦區(法國洛林)、便利的水陸運輸條件、充足的水源、雄厚的技術力量、廣闊的市場)
14.分析意大利新興工業的特點;(以中小企業為主;輕工業占主導地位;生產過程分散,多實行家庭承包;資本集中程度低;工業多分散在小城鎮,成為“分散型工業化”)
15.意大利中小企業發展的條件;(廉價勞動力豐富;20世紀70年代世界原料和能源漲價,大企業和重工業發展利潤小;發達的銀行信貸體系;國家政策的引導與支持,經濟高度開放)16.“陽光·海難”是西班牙在西歐旅游宣傳的主題,從地理角度分析這現象的成因;(西班牙大部分處于地中海氣候區,夏季少雨,晴天多,陽光充足;海域水靜浪小,海灘廣布,適合海浴;西歐大部分地區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終年多雨,陽光不足,不適合海浴,對陽光和沙灘有強烈的向往;西班牙“投其所好,做此宣傳)
17.冰島是世界上大氣質量最好的國家之一,從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上分析其成因;(冰島處于亞歐板塊和美洲板塊的張裂處,地熱資源極其豐富,減少了石化燃料的使用;該國經濟結構以旅游、金融等為主,幾乎沒有重工業的發展,降低了廢氣的排放量)
18.俄羅斯瀕臨三大洋,但海運并不發達,分析成因;(除摩爾曼斯克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終年不凍外,大多數海港因緯度高都有較長的封凍期;除北冰洋外,其它各海沿岸港口與外洋聯系,都必須經過別國的海域;國內工業與資源的空間分布特點,決定鐵路運輸比海運的成本要低,距離也更近)
19.俄羅斯大河(自南向北流向)眾多,但下游的農業卻不夠發達,分析原因;(大河下游緯度較高,熱量不足;氣候濕冷,土壤較貧瘠)
20.俄羅斯大河(自南向北流向)眾多,但航運能力較弱,分析原因;(所處緯度較高,河流結冰期長;地形起伏較大,流速快,開發航運難度大;河流自南向北流,且緯度多,常有凌汛發生;大河所處地域,人口少,遠離經濟中心,開發價值不大)
21.分析俄羅斯西西伯利亞沼澤的形成成因;
(①所處緯度位置高,氣溫低,蒸發微弱;②地下有較厚的凍土層,地表水不易下滲;③河流眾多,地表不分充足;④地勢低洼,不易向外排水,長期積水形成沼澤)
22.俄羅斯大河眾多,但只有伏爾加河下游形成農業區,分析其自然區位條件;(緯度相對較低,熱量充足;位于沖積平原和里海沿岸平原,地形平坦;耕地面積廣,且土壤較為肥沃;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23.俄羅斯鄉村居民多用圓木建筑居所,分析這一現象形成的地理原因;(俄羅斯地處高緯度,冬季漫長寒冷,木屋可有效隔冷;古代鄉村居民多以游牧業為主,木屋便于拆卸;俄羅斯森林資源豐富,可就地取采)
24.分析俄羅斯與中國的能源合作可能存在的障礙;
(俄羅斯的能源外交戰略使兩國能源合作面臨嚴峻的挑戰;世界各國對能源的爭奪使中俄能源合作面臨激烈的競爭;俄羅斯的政策環境、經營環境和社會治安環境也阻礙著中國對俄能源投資的積極性)
高考地理亞洲知識
亞洲自然環境
1、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洲。
對于高考地理的提分方法來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能夠掌握一些高頻的地理知識點了,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高考地理必備的知識考點。
高考地理地圖方面重要知識點總結
地圖專題1.經度的遞變:向東度數增大為東經度,向西度數增大為西經度。
2.緯度的遞變:向北度數增大為北緯度,向南度數增大為南緯度。
3.緯線的形狀和長度:互相平行的圓,赤道是最長的緯線圈,由此往兩極逐漸縮短。
4.經線的形狀和長度:所有經線都是交於南北極點的半圓,長度都相等。
5.東西經的判斷:沿著自轉方向增大的是東經,減小的是西經。
6.南北緯的判斷:度數向北增大為北緯,向南增大為南緯。
7.東西半球的劃分:20°W往東至160°E為東半球,20°W往西至160°E為西半球。
8.東西方向的判斷:劣弧定律(例如東經80°在東經1°的東面,在西經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與圖示范圍:滾頌相同圖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圍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圍愈大。
10.地圖上方向的確定:一般情況,“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的箭頭指向北方;經緯網地圖,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11.等值線的疏密:同一幅圖中等高線越密,坡度越陡;等壓線越密,風力越大;等溫線越密,溫差越大
12.等高線的凸向與地形: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的地方為山谷,向低處凸出的地方為山脊。
高考地理的要素有許多,在學習上需要背的知識點很多,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可以有效快速解題,下面就是我給大家帶來的 各要素之間的聯系必背知識點 ,希望大家喜歡!
各要素之間的聯系必背知識點
1.地形與氣候
(1)地形對氣溫的影響
海拔越高,氣溫越低。產生了“一山有慶斗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觀.在中低緯高山地區表現尤其明顯.
(2)地形對降水的影響
山地迎風坡降水豐沛.而背風坡形成雨影區,降水稀少。
(3)地形對氣候類型分布的影響
南北走好輪向的山地,對海陸之間的氣流交換有阻礙作用.使沿海地區氣候類型的分布呈狹長帶狀特征.如南北美西海岸。而東西走向的山地使氣候類型分布向內地延伸,如歐洲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分布。
(4)氣候對地形的影響
①主要是高寒地帶,氣候寒冷,冰蝕地貌廣布;
②沙漠地帶.降水稀少,溫差大.風力作用強,風蝕地貌.沙漠廣布:
③濕潤地帶.降水較多.流水作用強大、普遍.既有侵蝕作用形成的地貌(溝谷).又有沉積作用形成的地貌(三角洲、沖積平原)。
2.地形與河流
(1)地形影響河流走向、水系形狀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河流自西向東;
德國地勢南高北低,河流自南向北;
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形成放射狀水系:
四川盆地中部低、四周高,形成向心水系:
亞馬孫平原南北兩側地勢高,形成樹枝狀水系。
對于地理成績來說,想要提升成績,就需要了解一些地理高考的高頻考點,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一些。
高考地理必備知識點:如何判斷地球運動速度?
1.受地球形狀的影響仔碼遲,地球自轉的線速度自赤道向兩極遞減,赤道最大,兩極為0,南北緯60°的線速度為赤道處的一半,任意緯度的線速度為該緯度的余弦值乘以赤道處的線速度。
2.地球自轉的角速度除兩極為0外,各緯度都相等,均為15°/小時。
3.地球公轉的線速度和角速度隨地球在繞日公轉軌道上的位置而不斷變化。位于近日點(1月初)時速度最快,位于遠日點(7月初)時速度最慢,平均線速度為30千米/秒,平均角速度為1°/日。
鹽度和洋流
⑴鹽度最高的是紅海,原因:
①地處副熱帶海區,降水稀少,蒸發旺盛
②周圍是熱帶沙漠地區,缺少大河注入
⑵鹽度最低的是波羅的海,原因:
①地處較高緯度,氣溫低,蒸發弱。
②周圍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區,有淡水注入
⑶巴爾喀什湖東咸西淡的原因:
①東部:地處內陸,降水稀少,蒸發旺盛;缺少河流注入
②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釋作用.
巴爾喀什湖中部窄,不利于兩邊水體交換,造成兩側鹽度差異較大。
⑷世界表層海水鹽度的水平分布規律:從南北半球的副熱帶海區分別向兩側的低緯度和高緯度遞減。
以上就是高考地理考點的全部內容,高考地理地圖方面重要知識點總結 地圖專題1.經度的遞變:向東度數增大為東經度,向西度數增大為西經度。2.緯度的遞變:向北度數增大為北緯度,向南度數增大為南緯度。3.緯線的形狀和長度:互相平行的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