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競賽試題?(上海市物理業余學校杯)說明:1、本卷分I、II兩卷,共六大題,滿分為150分,答題時間為120分鐘。2、答案及解答過程均寫在答題紙上。其中第一、二、三、四、五大題只要求寫出答案,那么,高中物理競賽試題?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上海市第四屆高三物理競賽
(上海市物理業余學校杯)
說明:1、本卷分I、II兩卷,共六大題,滿分為150分,答題時間為120分鐘。
2、答案及解答過程均寫在答題紙上。其中第一、二、三、四、五大題只要求寫出答案,不要求寫出解答過程;第六大題要寫出完整的解答過程。
3、本卷未加說明時重力加速度g均取10
m/s2。
Ⅰ卷
一.(
40分)單項選擇題
(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5分.
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意的
)
1.下列關于物理學家對物理學貢獻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居里夫人首先發現了元素的天然放射現象
(B)惠更斯用雙縫干涉實驗證明了光具有波動性
(C)盧瑟福用
粒子轟擊N14,從而首先發現了中子
(D)愛因斯坦根據光電效應現象,第一個提出了光子說
2.對于溫度相同的同種氣體,下列物理量中一定相同的是(
)。
(A)內能
(B)壓強
(C)分子平均動能
(D)分子間平均勢能
3.處于基態的氫原子在某單色光光束的照射下,只能發出頻率為ν1、ν2、ν3的三種光,且ν1
<
ν2
<
ν3
,則該照射光的光子能量為(
)。
(A)hν1
(B)hν2
(C)hν3
(D)h(ν1+ν2+ν3)
我只查到這點。
因為圖形是上下對稱,所以翻折重疊轉化為第二個圖形,此時單位長度電阻為0.5N,又因為左右對稱,所以C、D點和O點的電壓相同,所以中間豎段電阻可略去,就轉化為最后一個電阻,單位長度電阻為2N。
所以A、B兩點間電阻為R(AB)=1/【1/(2R*0.5N)+1/(πR*0.5N)】=πNR/(2+π)。
假設斜面有向右的加速度,則三個物體均受向左的慣性力。
對m1:m1acos30+m1gsin30-T=m1a'
N1+m1asin30=m1gcos30
對m2:T+m2acos60-m2gsin60=m2a'
N2=m2gcos60+m2asin60
對M:-N1sin30+N2sin60-T(cos60-cos30)=Ma
最終結果a=(-m1sin30+m2sin60)(m1cos30+m2cos60)g/{(m1+m2)(m1+m2-M)-(m1cos30+m2cos60)^2}=0.6m/s^2
該題最容易出錯的是最后一個式子,容易漏掉T(cos60-cos30)這一項,因為左右兩段繩子對滑輪的力并不是豎直向下的,而滑輪是固定在斜面上的。當然也可以先把兩段繩子的力合成,然后取水平分量,結果是一樣的。這題在《賽前集訓》(張大同)的37頁有一個類似的。
設相對于原坐標系速度為1/2V0,方向水平向右。問題化簡為兩小球速度為1/2V0相向撞擊一彈簧再分開所用時間??紤]在此坐標系下彈簧中點不動,問題又化簡為一個速度為1/2V0的小球撞擊一端固定,勁度系數為2k的彈簧,從相碰到彈開所用時間。算出震動周期,再除2就有答案了。
參考題目:
1. 慣性質量與引力質量相等的實驗驗證。
2. 談談伽利略的相對性原理。
3. 慣性系與非慣性系中物理學規律之間聯系的討論。
4. 生活中的慣性力,科里奧利力,舉例說明自然界中的科里奧利效應。
5. 談談角動量守恒及其應用。
6. 質心參照系的利用。
7. 論述“嫦娥一號”奔月的主要過程及其其中的物理學原理。
8. 談談剛體中的打擊中心問題。
9. 談談冰箱的工作原理及如何實現冰箱節能。
10. 論述汽車發動機與熱力學的關系。
11. 論述燃煤電廠效率提高的發展趨勢。
12. 熱力學第一定律及其思考。
13. 熱力學第二定律及其思考。
14. 舉例說明永動機是不可能制成的。
15. 從熱力學第二定律的角度論述生命活動的本質。
16. 談談日常生活中的混沌現象。
17. 舉例說明樂器中的物理學。
18. 談談共振的應用及其危害。
19. 談談阻尼振動的應用及其危害。
20. 舉例說明多普勒效應及其應用。
21. 楊氏雙縫干涉實驗的結果及其思考。
22. 談談等厚干涉及其應用。
23. 談談偏振光的產生及其應用。
24. 全息照相在光學工程中的應用。
25. 物理與新技術(與自己的專業相結合,比如:“物理與航天技術”、“物理與光學技術”、“物理與發動機” 、“物理與生命活動”等)。
以上就是高中物理競賽試題的全部內容,首先要分析整個運動過程 運動中的小球撞到彈簧到一瞬間開始對彈簧產生推力 由于彈簧是輕彈簧所以彈簧對右邊小球的推力應該等于左邊小球對他的推力 當然此時彈簧開始收縮 那么彈簧什么時候壓縮到最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