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總結表?(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決定式;(4)其它相關內容:質點、位移和路程、參考系、時間與時刻〔見第一冊P19〕/s--t圖、v--t圖/速度與速率、瞬時速度〔見第一冊P24〕。那么,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總結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個學期即將結束,不知道各位同學是否還是要高中生活呢?下面就是我給大家帶來的高中物理必修一的必背公式,希望能幫助大家學習好物理!
第一章 力
1. 重力:G = mg
2. 摩擦力:
(1) 滑動摩擦力:f = μFN 即滑動摩擦力跟壓力成正比。
(2) 靜摩擦力:①對一般靜摩擦力的計算應該利用牛頓第二定律,切記不要亂用
f =μFN;②對最大靜摩擦力的計算有公式:f = μFN (注意:這里的μ與滑動摩擦定律中的μ的區別,但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是一樣的)
3. 力的合成與分解:
(1) 力的合成與分解都應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2) 具體計算就是解三角形,并以直角三角形為主。
第二章 直線運動
1. 速度公式: vt = v0 + at ①
2. 位移公式: s = v0t + at2 ②
3. 速度位移關系式: - = 2as ③
4. 平均速度公式: = ④
= (v0 + vt) ⑤
= ⑥
5. 位移差公式 : △s = aT2 ⑦
公式說明:(1) 以上公式除④式之外,其它公式只適用于勻變速直線運動。(2)公式⑥指的是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某一段時間的平均速度之值恰好等于這段時間中間時刻的速度,這樣就在平均速度與速度之間建立了一個聯系。
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
一、質點的運動(1)------直線運動
1)勻變速直線運動
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2-Vo2=2as
3.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連續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時間(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體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決定式;
(4)其它相關內容:質點、位移和路程、參考系、時間與時刻〔見第一冊P19〕/s--t圖、v--t圖/速度與速率、瞬時速度〔見第一冊P24〕。
2)自由落體運動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t2=2gh
注:
(1)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遵循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直向下)。
高中物理運動學中,常見的公式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解決相關問題。例如,距離公式S=V0*t+1/2*a*t^2,這里的S代表物體的位移,V0是初始速度,t是時間,a表示物體的加速度。這個公式適用于物體進行等加速度運動的情況。
速度公式V=V0+a*t,其中V表示物體的速度,V0為初始速度,t為時間,a為物體的加速度。通過這個公式,我們可以計算出物體在某個時刻的速度。
加速度公式a=(V-V0)/t,它描述了物體速度的變化情況,a是加速度,V是物體的速度,V0是初始速度,t是時間。
等加速度運動中的時間公式t=(V-V0)/a,這個公式可以用來計算等加速度運動中物體運動的時間。
在勻速直線運動的情況下,位移公式S=V*t,這里的S表示物體的位移,V表示物體的速度,t表示時間。這個公式適用于物體速度恒定不變的情況。
物體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V=S/t,其中V表示物體的速度,S表示物體的位移,t表示時間。這個公式可以幫助我們計算物體的速度。
平均速度公式V平均=(V1+V2)/2,這里的V平均表示物體在一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V1和V2表示物體在兩個不同時間點的速度。這個公式適用于物體速度在一段時間內不斷變化的情況。
高中物理必修一涉及的公式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主要公式:
1. 速度公式:v = x / t(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時間)
2. 加速度公式:a = (v2 - v1) / t(加速度等于末速度減去初速度再除以時間)
3. 位移公式:x = v0t + 1/2 at2(位移等于初速度乘以時間加上二分之一加速度乘以時間的平方)
這些公式是高中物理必修一中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公式。速度、加速度和位移是描述物體運動狀態的基本物理量,它們在解決物理問題時有著廣泛的應用。
除了這些基本公式,高中物理必修一還涉及一些其他公式,如:
4. 力的公式:F = ma(牛頓第二定律,力等于質量乘以加速度)
5. 動量公式:p = mv(動量等于質量乘以速度)
6. 動量守恒定律:系統初動量等于系統末動量
這些公式在解決力學問題時非常有用。例如,在解決碰撞問題時,我們可以利用動量守恒定律和力的公式來求解碰撞后物體的速度和受力情況。
此外,高中物理必修一還介紹了重力、彈力、摩擦力等力的概念,以及力的合成與分解等知識點。這些知識點和公式在解決復雜力學問題時也是必不可少的。
總的來說,高中物理必修一涉及的公式和知識點很多,但只有掌握了這些基礎知識和公式,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解決物理問題。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關于運動的公式及其物理量說明如下:
勻變速直線運動
速度公式:V = Vo + at
V:末速度
Vo:初速度
a:加速度
t:時間
位移公式:
x = Vot + 1/2at2
x:位移
Vo:初速度
a:加速度
t:時間
x =/ 2 * t
速度與位移的關系:V2Vo2 = 2aX
V:末速度
Vo:初速度
a:加速度
X:位移
平均速度公式:平均速度 =/ 2 = 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
當初速度為零時的重要推論
第n秒末的速度之比:V1 : V2 : V3 : … : Vn = 1 : 2 : 3 : … : n
前n秒內的位移之比:s1 : s2 : s3 : … : sn = 1 : 4 : 9 : … : n2
第n時間內的位移之比:sⅠ : sⅡ : sⅢ : … : sN = 1 : 3 : 5 : … :
通過前n個相同位移所需時間之比:t1 : t2 : … : tn = 1 : √2 : √3 : … : √n
通過連續相等的位移所需時間之比:tⅠ : tⅡ : tⅢ : … : tN = 1 ::: … :
任意相鄰相等時間內的位移之差:Δs = aT2
自由落體運動
將上述公式中的v換成0,a換成g即可。
以上就是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總結表的全部內容,1. 速度公式:v = x / t(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時間)2. 加速度公式:a = (v2 - v1) / t(加速度等于末速度減去初速度再除以時間)3. 位移公式:x = v0t + 1/2 at2(位移等于初速度乘以時間加上二分之一加速度乘以時間的平方)這些公式是高中物理必修一中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公式。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