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會考復習資料?以下是對2024新教材高中歷史會考知識點的全面總結,旨在幫助同學們更好地備考。由于篇幅限制,以下僅為部分知識點的精選匯總,更多資料將持續更新,敬請關注。一、中國古代史 先秦時期 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禮樂制等。經濟:井田制、小農經濟初步形成。文化:百家爭鳴,儒家、道家、墨家等學派興起。那么,高中歷史會考復習資料?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2024新教材高中歷史會考知識點精品總結(超全面)
以下是對2024新教材高中歷史會考知識點的全面總結,旨在幫助同學們更好地備考。由于篇幅限制,以下僅為部分知識點的精選匯總,更多資料將持續更新,敬請關注。
一、中國古代史
先秦時期
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禮樂制等。
經濟:井田制、小農經濟初步形成。
文化:百家爭鳴,儒家、道家、墨家等學派興起。
秦漢時期
政治制度: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郡縣制的全面推行。
經濟:土地私有制的確立,重農抑商政策。
文化:儒學成為主流思想,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魏晉南北朝
政治制度:九品中正制,士族門閥制度。
經濟:北方經濟遭受破壞,南方經濟得到開發。
吉林省會考歷史考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版高中歷史必修1》。
這本書是中學高中歷史課程的教材,專門用于高中歷史必修1課程的學習。它涵蓋了該階段學生需要掌握的歷史知識和基本概念,是學生學習和備考的重要資料。
關于高中會考:
目的:高中會考是以測量和評價學生學業水平、學校教學質量為主要目的的水平考試。
意義:它是評價普通高中教學質量的一項重要手段,確保了高中教學質量,并能為高校招生輸送合格的新生。
特點:高中會考與高考有明顯的區分,使得學生能夠更加專注于基礎知識的掌握,而不是過早地投入到應試準備中。
對于吉林省會考歷史備考:
重點:學生應重點掌握《人民教育出版社版高中歷史必修1》中的歷史事件、人物、時間線等關鍵信息。
方法:可以通過閱讀教材、做筆記、參與課堂討論、進行模擬考試等方式來加強記憶和理解。
資源:除了教材外,還可以利用教輔資料、在線課程、歷史紀錄片等資源來豐富學習內容和提高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吉林省會考歷史考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版高中歷史必修1》,學生應以此為主要學習資料,并結合多種學習方法和資源進行備考。
高中歷史會考必考內容
反法同盟
1793年春,英國為首組建第一次反法同盟,干涉法國革命,隨后又多次組建反法同盟,對法戰爭既有干涉法國革命、維護歐洲封建統治的一面,也有爭奪歐洲霸權的意圖。
“神圣同盟”和“四國同盟”
1815年,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倡議,俄、普、奧三國成立“神圣同盟”,旨在維護維也納體系,鎮壓革命,后成立四國同盟,加強行動力?;顒影ㄦ倝何靼嘌馈⒁獯罄锩约案缮嫖鲗僦趁竦鬲毩馉?,計劃因美國“門羅宣言”而失敗。最終在希臘和比利時獨立運動的影響下,同盟開始瓦解。
國際聯盟
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建立國際聯盟的建議,并在巴黎和會中決定建立國聯。國際聯盟的宗旨在于維護和平,制裁侵略,但實際上成為維護凡爾賽體系的工具。對日本侵略、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德意入侵西班牙等事件采取縱容侵略的政策。二戰期間國聯名存實亡,1946年聯合國成立后解散。
19世紀80年代日本工業革命,基本完成于20世紀初。日本向帝國主義過渡,但保留封建殘余,依賴軍事手段擴張,形成帶軍事封建性的帝國主義。
日本天皇政府發展軍國主義,制定“大陸政策”,通過簽訂《江華條約》和《日韓合并條約》吞并朝鮮。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戰爭,排擠俄國勢力。
對于高中的歷史會考,其實我們也不用過于緊張,歷史學科的考試,考察的都是平時學過的知識點。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歷史會考重點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中歷史會考重點知識點歸納
1.①1840年鴉片戰爭和《南京條約》等第一批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②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的簽訂,使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③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和《馬關條約》的簽訂,使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④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辛丑條約》簽訂,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①《南京條約》開放的通商口岸有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②《天津條約》開放10處,其中屬于今天廣東省的有潮州(后改為汕頭)③《北京條約》開放天津。④《馬關條約》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
3.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最先行改革的兩個省份是安徽和四川。最先實行開放的兩個省份是廣東和福建。
4.①1980年建立四大經濟特區分別是_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注意:被譽為“一夜崛起的城市”?屬于廣東省的?)②1988年建立海南經濟特區。③1990年開放上海浦東,成為中國90年代改革開放的重點和標志。
1.①1840年鴉片戰爭和《南京條約》等第一批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②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的簽訂,使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③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和《馬關條約》的簽訂,使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④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辛丑條約》簽訂,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①《南京條約》開放的通商口岸有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
②《天津條約》開放10處,其中屬于今天廣東省的有潮州(后改為汕頭)
③《北京條約》開放天津。
④《馬關條約》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
3.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最先行改革的兩個省份是安徽和四川。
最先實行開放的兩個省份是廣東和福建。
4.①1980年建立四大經濟特區分別是_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注意:被譽為“一夜崛起的城市”?屬于廣東省的?)
②1988年建立海南經濟特區。
③1990年開放上海浦東,成為中國90年代改革開放的重點和標志。
5.①近代生活習俗發生變化最大的是上海。
②20世紀初汽車開始出現在上海。
③中國第一部市內電話開通在南京。
④中國第一條有線電報線架設于臺灣省。
⑤1833年第一份中文報刊創辦于廣州。
以上就是高中歷史會考復習資料的全部內容,高中會考歷史重點知識匯總:一、第一次工業革命 發生原因:前提:資產階級統治的確立。條件:資金積累(圈地運動、海外殖民擴張等)、自由勞動力(圈地運動導致農民失地)、技術基礎(工場手工業時期積累)、市場需求擴大。主要成就:棉紡織業首先開始,瓦特改良蒸汽機標志人類進入蒸汽時代,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