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二地理知識點總結?1. 美國成為移民國家的主要因素包括新大陸的開發需要大量勞動力、歐洲圈地運動導致的失業工人和農民遷往美洲、新航線的開辟、殖民擴張等。國內人口遷移則受政治、經濟、生態環境、個人動機和需求等因素影響,遷移流量和流向隨時代變化而改變。那么,高一必修二地理知識點總結?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識總結:
人口
人口增長:影響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人口增長模式;世界人口增長;人口問題。
人口遷移: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人口遷移的意義。
人口分布與人口容量:人口環境承載力;人口環境承載力;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環境承載力)的因素
城市空間結構與城市化
城市的空間結構:城市功能分區(商業區、工業區、住宅區、文化區);城市地域功能分區形成的原因;城市規模與地域結構、服務范圍;
城市化:城市化的標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城市化特點、發達國家的城市化;發展中國家城市化、城市化的一般規律、城市化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人類生產活動與地域聯系
農業區位因素:自然因素、社會經濟因素、技術因素;
主要農業地域類型:商品谷物農業、水稻種植業、混合農業、大牧場放牧業、其他農業地域類型。
工業地位的形成與發展
工業的區位因素與區位選擇: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
工業地域的形成:工業聯系;工業地域的形成;傳統工業區和新工業區;新工業區的概念、分布;意大利新興工業區;美國硅谷;
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影響
主要運輸方式及其特點:鐵路運輸、公路運輸、水路運輸、航空運輸、管道運輸;
交通運輸網的形成與發展趨勢;
重要的交通運輸網:鐵路網;修鐵路的意義作用;
如何解決城市交通擁堵的狀況。
一、城市化
1、問題
①環境質量下降環境污染
②交通擁擠,居住條件差
③增加就業困難,失業人數增多
其他:貧困問題、內城衰落問題、人口老齡化問題、社會治安問題
2、解決辦法
①建立衛星城,開發新區
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條件
③保護和治理城市環境
3、城市化特點
發達國家
①起步早
②城市化水平高。③出現逆城市化現象。發展中國家
①起步晚,發展快。②城市化水平較低。③城市發展不合理。二、人口遷入、遷出
1、對遷入區的影響
(利)引進廉價勞動力,促進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
(弊)人口對環境壓力增大,社會治安
2、對遷出區的影響
(利)減少人口密度,緩解人口對環境的壓力
(弊)人才和勞動力的流失
三、農業區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氣候;地形;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2、社會經濟因素:
市場(廣闊);交通(便利);科技(水平高);政策(支持);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
四、工業區(以魯爾地區為例)
1、區位優勢
①豐富的煤炭資源,離鐵礦近
②水源充足
③交通便利
④市場廣闊
2、衰落原因拯救措施
調整工業布局①煤炭能量地位下降
②世界性鋼鐵過剩
③生產結構單一調整工業結構,發展第三產業
④新技術革命的沖擊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產業升級換代
⑤環境污染嚴重治理污染,美化環境
五、交通運輸布局(南昆鐵路修建的意義)
1、促進經濟發展
2、促進民族團結
3、鐵礦資源豐富,加強外運
4、科技發展,能夠克服自然條件的限制
5、合理布局交通網
六、污染:大氣污染、噪聲污染、水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
可持續發展:經濟、社會、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原則:共同性原則、公平性原則、持續性原則
知識改變命運,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知識是智慧的源泉,知識可以使人明智,陶冶人們的靈魂,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必修二地理知識點,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高中必修二地理知識點1
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
一、 城市的不同等級
1、 城市等級劃分標準:以城市人口規模來劃分
特大城市——100萬人口以上 大城市——50-100萬人口 中等城市——20-50萬人口 小城市——20萬人口以下
2、 不同等級城市服務范圍和種類不同,大城市提供服務種類多,級別高,服務范圍相對較大。
3、 影響城市服務范圍的因素:
影響因素 影響 表現
資源條件 位于資源豐富地區的城市,能夠獲得支撐城市進一步發展的資源條件 為城市提供豐富物質條件、豐富勞動力條件、豐富城市用地
交通條件 位于交通樞紐上的城市,能夠通過便利的交通為更遠的居民提供服務,使其服務范圍擴大 鐵路樞紐城市、公路樞紐城市、港口城市等
人口條件 城市為服務區內居民提供貨物和服務,服務人口要達到一定規模位于人口稠密地區的城市服務范圍相對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區的城市服務范圍相對較大
二、德國南部城市等級體系的啟示
1、同一區域內,不同級別的城市空間組合,就夠成立一個地區的城市等級體系。
第一章 人口的變化
第一節 人口的數量變化
一、 人口的自然增長
1、10年來人口增長
- 農業革命之前,主要從事采集和狩獵,人口數量少,增長緩慢,因食物獲取能力低,死亡率高。
- 農業革命至工業革命期間,利用簡單工具從事農業活動,人口數量增多,增長速度加快,因耕作和灌溉技術發展,食物供應穩定,死亡率下降。
- 工業革命以后,工業生產迅速擴大,人口數量繼續增加,增長速度更迅猛,因人類改造自然能力增強,食物和醫療服務充足,死亡率降低。
2、人口自然增長最根本因素:生產力水平的高低。
- 決定因素: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3、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差異
- 發達國家:自然增長率較低,增長緩慢,受生育觀念、生活質量、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影響。
- 發展中國家:自然增長率較高,增長迅速,因政治獨立,民族經濟發展,醫療衛生事業進步,死亡率下降。
- 中國:自然增長率較低,增長緩慢,因人口基數大。
4、人口的發展一定要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與環境的承載力相適應。
二、人口增長模式及其轉變
5、人口增長模式與相應人口問題
- 歷:原始低增長階段——“高高低”模式——原始型,人口增長過快。
- 史:加速增長階段——“高低高”模式——傳統型——橡腔宴——兒童比重過大,人口增長迅速。
【 #高一地理# 知識點梳理】
1. 人類活動地域聯系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 交通運輸和通信。
2. 現代交通運輸主要有哪五種主要的方式?
- 從運量、運速、運價、連續性、靈活性等方面比較它們的優缺點。
3. 集裝箱運輸的好處是什么?
- 節約包裝材料、簡化包裝手續、提高運輸效率、保證貨物完全、降低運輸成本、改善運輸勞動條件等。
4. 世界比較繁忙的航線哪四條?
- 北大西洋航線、地中海-蘇伊士運河航線、北美洲東岸各港口經巴拿馬至北美洲西岸各港口的航線、北太平洋航線。
5. 郵政通信和電信通信業務的任務分別是什么?受哪些自然因素影響?
- 郵政通信主要利用交通工具和運輸網絡傳達信函和包裹,受地形障礙、臺風、暴雨洪水等自然災害的影響。
- 電信通信業務主要是利用有線電、無線電、光等傳遞符號、文字、圖像和語言等信息,受地形障礙、太陽活動等影響。
6. 工業聯系的類型主要有哪幾種?
- 產品聯系、空間聯系、信息聯系。
7. 工業聯系形成工業集聚,產生工業集聚效益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 擴大總體生產能力、降低成本、提高利潤。
8. 工業過分集中會產生哪些問題?
- 原料、燃料、能源、水資源供應緊張,交通堵塞,污染加劇等。
9. 工業地域的形成條件有哪些?
- 自然條件(資源狀況、水資源)、交通狀況、工業基礎狀況、勞動力狀況、市場狀況、技術條件、農業基礎等。
以上就是高一必修二地理知識點總結的全部內容,高中必修二地理知識點1 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 一、 城市的不同等級 1、 城市等級劃分標準:以城市人口規模來劃分 特大城市——100萬人口以上 大城市——50-100萬人口 中等城市——20-50萬人口 小城市——20萬人口以下 2、 不同等級城市服務范圍和種類不同,大城市提供服務種類多,級別高,服務范圍相對較大。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