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知識大全?高中物理《核力與結合能》知識總結 一、核力與四種基本相互作用 核力:定義:原子核里的核子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核力,核力把核子緊緊地束縛在核內,形成穩定的原子核。特點:強相互作用:核力是強相互作用(強力)的一種表現,在原子核的尺度內,核力比庫侖力大得多。短程力:核力的作用范圍在1.5×10^-15m之內。那么,高中物理知識大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高中物理知識全面總結
高中物理是學生學習物理學科的重要階段,涵蓋了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原子物理等多個領域。以下是高中物理知識的全面總結,旨在幫助學生系統地回顧和鞏固所學內容。
一、力學
運動的描述
位移、速度、加速度:理解并掌握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定義、性質及計算方法。
勻變速直線運動: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基本公式和推論,如速度時間公式、位移時間公式等。
自由落體運動:了解自由落體運動的特點和規律。
力的相互作用
重力:理解重力的產生、大小和方向,掌握重力加速度的概念。
彈力:了解彈力的產生條件、大小和方向,掌握胡克定律。
摩擦力:理解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的概念、大小和方向,掌握摩擦力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牛頓運動定律
牛頓第一定律:理解慣性定律的內容和意義。
高中物理《核力與結合能》知識總結
一、核力與四種基本相互作用
核力:
定義:原子核里的核子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核力,核力把核子緊緊地束縛在核內,形成穩定的原子核。
特點:
強相互作用:核力是強相互作用(強力)的一種表現,在原子核的尺度內,核力比庫侖力大得多。
短程力:核力的作用范圍在1.5×10^-15m之內。在距離大于0.8×10^-15m時,核力表現為吸引力,且隨距離增大而減小;超過1.5×10^-15m時,核力急劇下降幾乎消失;而在距離小于0.8×10^-15m時,核力表現為斥力。
飽和性:每個核子只跟鄰近的核子發生核力作用。
四種基本相互作用:
長程力:
萬有引力:普遍存在于物體之間的力。
電磁力:對于帶電粒子,在相同的距離上,電磁力要比萬有引力強得多。
高中物理主要知識點如下:
一、質點的運動
直線運動
勻變速直線運動
平均速度:V_{平}=s/t
推論:V_{t}^2-V_{o}^2=2as
中間時刻速度:V_{t/2}=V_{平}=(V_{t}+V_{o})/2
末速度:V_{t}=V_{o}+at
中間位置速度:V_{s/2}=[(V_{o}^2+V_{t}^2)/2]^{1/2}
位移:s=V_{平}t=V_{o}t+at^2/2=V_{t}t/2
加速度:a=(V_{t}-V_{o})/t
實驗推論:Δs=aT^2(Δs為連續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自由落體運動
初速度:V_{o}=0
末速度:V_{t}=gt
下落高度:h=gt^2/2
推論:V_{t}^2=2gh
豎直上拋運動
位移:s=V_{o}t-gt^2/2
末速度:V_{t}=V_{o}-gt
推論:V_{t}^2-V_{o}^2=-2gs
上升最大高度:H_{m}=V_{o}^2/2g
往返時間:t=2V_{o}/g
曲線運動
平拋運動
水平方向速度:V_{x}=V_{o}
豎直方向速度:V_{y}=gt
水平方向位移:x=V_{o}t
豎直方向位移:y=gt^2/2
運動時間:t=(2y/g)^{1/2}
合速度:V_{t}=(V_{x}^2+V_{y}^2)^{1/2}=[V_{o}^2+(gt)^2]^{1/2}
合速度方向與水平夾角β:tgβ=V_{y}/V_{x}=gt/V_{o}
合位移:s=(x^2+y^2)^{1/2}
位移方向與水平夾角α:tgα=y/x=gt/2V_{o}
勻速圓周運動
線速度:V=s/t=2πr/T
角速度:ω=Φ/t=2π/T=2πf
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向心力:F_{心}=mV^2/r=mω^2r=mr(2π/T)^2=mωv=F_{合}
周期與頻率:T=1/f
角速度與線速度的關系:V=ωr
角速度與轉速的關系:ω=2πn
二、萬有引力
開普勒第三定律:T^2/R^3=K(K為常量,與行星質量無關,取決于中心天體的質量)
萬有引力定律:F=Gm_1m_2/r^2(G為萬有引力常數)
天體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衛星繞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
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_1=7.9km/s;V_2=11.2km/s;V_3=16.7km/s
地球同步衛星:GMm/(r_{地}+h)^2=m4π^2(r_{地}+h)/T^2(h為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以上即為高中物理中關于質點運動和萬有引力的主要知識點。
1. 高中天體常識
高中天體常識1.高中物理天體的知識點
1.開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軌道半徑,T:周期,K:常量(與行星質量無關,取決于中心天體的質量)}
2.萬有引力定律:F=Gm1m2/r2
3.天體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R:天體半徑(m),M:天體質量(kg)}
4.衛星繞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體質量}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
6.地球同步衛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徑}
注:
(1)天體運動所需的向心力由萬有引力提供,F向=F萬;
(2)應用萬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體的質量密度等;
(3)地球同步衛星只能運行于赤道上空,運行周期和地球自轉周期相同;
(4)衛星軌道半徑變小時,勢能變小、動能變大、速度變大、周期變小(一同三反);
(5)地球衛星的最大環繞速度和最小發射速度均為7.9km/s.
2.高中天體運動中衛星常識
假象說你手上有一個蘋果,你是兩百多年前的牛頓。
高二升高三必看:高中物理知識點總結
高中物理是理科學習中的重要科目,其涉及范圍廣泛,內容深入,難度較高。為了幫助同學們順利過渡到高三,并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以下是對高中物理知識點的全面總結。
一、力學
牛頓運動定律
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描述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的運動狀態。
牛頓第二定律:F=ma,描述物體加速度與所受合外力的關系。
牛頓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指出每一個作用力都有一個相等且反向的反作用力。
運動學
直線運動:包括勻速直線運動和勻變速直線運動,涉及速度、加速度、位移等概念。
曲線運動:如平拋運動、圓周運動等,需理解速度、加速度的方向變化。
萬有引力定律
描述天體間引力的規律,公式為F=G(m1m2)/r^2。
動量守恒定律和機械能守恒定律
動量守恒定律:在沒有外力作用或外力作用遠小于內力作用時,系統總動量保持不變。
以上就是高中物理知識大全的全部內容,1. 高中天體常識 高中天體常識 1.高中物理天體的知識點 1.開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軌道半徑,T:周期,K:常量(與行星質量無關,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