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試講?高中歷史教資面試試講范圍如下:1、了解中外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和總體趨勢,掌握重要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等基本史實,掌握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和歷史發展的時代特征,掌握人類歷史上政治文明、那么,高中歷史試講?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岳麓版比人教版的好,因為岳稿老包含人教版很多內容
你把大的線索記住,一下是幾條大線索
新航路開辟-一工--二工--三工
中國近代歷程:從一次鴉片戰鍵衫升爭(1840-1842)到中共產生
重大事件時間表:
五次侵華戰爭:一鴉,二鴉,中法,中日,八國聯軍
臨時政府成立(1912.11)
北洋軍閥混戰(1919-1927)外爭國權,民資得以發展,人們思想解放
國民大革命(1924-1927)
國共10年對峙(1927-1937)
抗日(1937-1945)
爭取民主和平(1945-1946)
解放戰爭(1946-1949)
過度時期(1949-1956)
全面經濟建設(1956-1966)
文革(1966-1976)此處不敢考,可忽略
在徘徊中前進(1976-1978)
新時期(1978至今)
此外,各塌禪國政治制度發展史,民資的發展也需要記住
古代史是必須絕對掌握的
重要的不是背,歷史背時沒用的,大題是靈活運用的
高中歷史合集如手
攔則pan.baidu/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1234
簡介:高中歷史優渣衡嫌質資料,包括:試題試卷、課件、教材、、各大名師網校合集。
歷史中最重要的是要把章節之間的線索理清楚。
線索有很多條,看你怎么理解。
根據相同點不同點就可以把知識串聯起來,從古到今,從內到外,都可以聯系起來。
現在都說,文科不是死記硬背就能學好的。但是不記知識點,對課本不熟悉,就很難學好歷蔽鎮史。
所以,一定要把課本記牢。
還有,資料書不要買太多,要少而精。推薦《五年高考,三年模擬》這頃檔本資料書。既有高考題,又有各省連考題雀并亂。答案上有很詳細的解釋,而且書中有很多課外歷史知識介紹。
歷史中比較也很重要,比如舉個例子:歷史上有很多個時間段都把德國和日本作比較,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分析。
最后,要對做過的錯題及時訂正和反復練習。
【 #教師資格證#導語】2019上半年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及答案陸續發布中,在考后整理了很多網友提供的2019上半年高中歷史教師資格證面試試講真題及答案【網友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考題回顧【多版本】
1.中國古代的賦役制度
2.希臘地理位置,民主政治
3.經濟全球化
4.中國古代工官和匠戶制度(漢武帝鹽鐵專營)
5.亞里士多德的主旅滲要思想
6.一五計劃
7.中世紀天主教
8.徽商
9.民族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10.雅典和斯巴達
11.文明的鏈接
二、考題解析【例如:文明的鏈接】
試講題目
1.題目:文明的鏈接
2.內容:
歐洲和亞洲之間很早就存在貿易往來。15世紀,土耳其的擴張阻隔了西歐各國通過地中海到東方去的傳統商路。西歐各國為了獲得東方的商品和黃金,迫切希望開辟新航路。于是,從15世紀中后期開始的“地理大發現”掀起了開辟新航路的熱潮。新航路的開辟引起了“商業革命”,許多新的商品如美洲的煙草、可可和中國的茶葉等出現在歐洲市場上,香料等傳統商品的交易量更是成倍上升。同時,市場的擴大有力地刺激了西歐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發展。為了控制國內外貿易,英、法、荷等國建立了一批特權貿易公司,如英國的東印度公司就負有政治、軍事等職責。
高中歷史教資面試試講范圍如下:
1、了解中外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和總體趨勢,掌握重要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等笑御基本史實,掌握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和歷史發展的時代特征,掌握人類歷史上政治文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要成果。
2、掌握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理論,能夠運用正確的觀點對歷史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和瞎指解釋。
3、了解多樣性的歷史呈現方式,熟悉主要歷史載體的特征;能夠運用認識歷史的基本方法,從多種渠道獲取歷史信息,并對所搜集的歷史信息進行辨析和闡釋,運用可靠的證據對歷史進行評析;了解歷史學科前沿和發展動態。
4、了解高中歷史課程的地位、性質與作用;熟悉高中歷史課程必修模塊和選修模塊,理解課程標準所規定的課程目標、教學內容及要求,能夠運用課程標準指導教學;了解現行高中歷史教材的編排體例和內容結構,了解多種類型的歷史教學材料。
5、掌握歷史學科教學的理論知識,并能夠用以指導歷史教學及教研活動。
高中教師資格證采取的是結構化磨升配面試、情景模擬面試、答辯面試等等。結構化的面試形式,需要考生和考官進行面對面的交流。
回答考生的問題,考題方面是固定的,考生抽到哪個題,就需要回答哪個題目。
以上就是高中歷史試講的全部內容,課題會隨機選擇。面試一般沒有學生,面對考官。試講一般就是說課,要說本課在單元或本冊書中的地位,如果有課標,可以說課標對本課的要求。重點、難點,教法。授課環節,設計新穎的導課,具體內容根據具體課內容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