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光電效應?光電效應是高中物理選修3-5的內容。光電效應的原理是在高于某特定頻率的電磁波照射下,某些物質內部的電子會被光子激發出來而形成電流。光電效應的現象是當光照射到金屬表面時,金屬內部的自由電子從表面逃逸出來的現象。那么,高中物理光電效應?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光的粒子性
1、光電效應
(1)光電效應:在光(包括不可見光)的照射下,從物體發射出電子的現象稱為光電效應。
(2)光電效應的實驗規律:
裝置:
①任何一種金屬都有一個極限頻率,入射光的頻率必須大于這個極限頻率才能發生光電效應,低于極限頻率的光不能發生光電效應。
②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與入射光的強度無關,光隨入射光頻率的增大而增大。
③大于極限頻率的光照射金屬時,光電流強度(反映單位時間發射出的光電子數的多少),與入射光強度成正比。
④ 金屬受到光照,光電子的發射一般不超過10-9秒。
2、波動說在光電效應上遇到的困難
波動說認為:光的能量即光的強度是由光波的振幅決定的與光的頻率無關。所以波動說對解釋上述實驗規律中的①②④條都遇到困難
3、光子說
(1)量子論:1900年德國物理學家普郎克提出:電磁波的發射和吸收是不連續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電磁波的能量E=hv
(2)光子論:1905年受因斯坦提出:空間傳播的光也是不連續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稱為一個光子,光子具有的能量與光的頻率成正比。
即:E=hv,其中h為普郎克恒量h=6.63×10-34J·s
(3)光電效應方程Ek=hv-W
4、光子論對光電效應的解釋
金屬中的自由電子,獲得光子后其動能增大,當功能大于脫出功時,電子即可脫離金屬表面,入射光的頻率越大,光子能量越大,電子獲得的能量才能越大,飛出時最大初功能也越大。
在發生光電效應中渣禪,光電子的數目多少歲虛不影響最大初動能,它決定飽和光電流的大小。
入射光的頻率影響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光的頻率越大,光電子乎梁燃的最大初動能越大。
光電效應是金屬板在受到光照后逸出光電子的現象,出來的是電子,帶棚團桐負電,而題目中的光電裝置左側為負極,右側為正極,能加速光電子逸出。前三個說法只要解釋了第三或虧個為什么正確,前兩個的錯誤就不用說就知道了。要知道接受光照然后逸出電子的金屬板上的原子數是一定的。那么當所鏈坦有的原子都逸出了光電子會怎么辦?答案就是光電流達到飽和,也就是單位時間內逸出的光電子數量就不再變化了.所以C是正確的。電源反接,就成了阻止電子逸出的裝置,靈敏電流計示數減小就說明了逸出的電子數減少了,為什么是減少而不是直接為0了呢?就是說明了逸出的初動能不同
第一個問題,不一樣。如果光的頻率小于極限頻率,電流為0。陵罩第二尺族鬧個問題,有電流是,其大小與最大初動能無穗沖關,都一樣大。
有可能,因為根據愛高態因斯坦的光電方程,纖念拆紫光的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較大,但是題目中沒有毀棗說是比較最大初動能,所以它們的光電子的動能可能相等。
以上就是高中物理光電效應的全部內容,1、光電效應 (1)光電效應:在光(包括不可見光)的照射下,從物體發射出電子的現象稱為光電效應。(2)光電效應的實驗規律:裝置:①任何一種金屬都有一個極限頻率,入射光的頻率必須大于這個極限頻率才能發生光電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