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評課用語?2、從目標達成來看:教學目標能體現在每一教學環節中,教學手段緊緊圍繞目標,為實現目標服務。課堂上能較快地接觸重點內容,重點內容的教學時間得到保證,重點知識和技能得到鞏固和強化。注重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從提問到練習,那么,高中地理評課用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地理評課優缺點及建議如下:
一、從教學目標上分析:
1、從教學目標制訂來看:能從知識、能力、思想情感等幾個方面來把握,知識目標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標也有所要求,體現學科特點;能以新課程的大綱為指導,體現年段、單元教材特點,符合學生年齡實際和認識規律,難易適度。關注學生分析綜合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和新課程要求的教學目的相符。
2、從目標達成來看:教學目標能體現在每一教學環節中,教學手段緊緊圍繞目標,為實現目標服務。課堂上能較快地接觸重點內容,重點內容的教學時間得到保證,重點知識和技能得到鞏固和強化。注重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從提問到練習,都能把“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貫穿課堂始終。
二、從處理教材上分析:
對該節課知識內容的傳授較準確,在教材處理和教法選擇方面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
三、從教學程序上分析:
1、從教學思路設計看:能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水平兩個方面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思路,教學思路設計符合教學內容實際,符合學生實際,教學思路的層次、脈絡清晰。課堂導入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為側擊點,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很快融入到學習當中。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不是簡單的給出結論,而是通過學生討論分析總結得出。
作為教師,經常需要聽課,取長補短,接下來我為你帶來有關聽課評語的句子,希望對你有幫助。
=
高中地理聽課評語
1.課堂環節完整,目標(考綱)明確,重點突出,講練結合。
汪老師的教學設計內容都體現了教學目標或考綱內容,并在課堂上讓學生明確學習要求,也重點做到了對本節學習內容的復習鞏固,利用設計問題為線索,組織學生小組合作討論,最后由學生表達討論的結果。教師及時指點點評。
2.備課材料豐富,準備充分。
汪老師板書都引用了思維導圖,結合時事背景或新聞地理進行直觀教學,提高了學習興趣。課前學案內容層次清晰,體現了基礎鞏固和提高環節、難易適中,課件授課教師的悉心安排。
3.調整了教材中知識點呈現的次序,做到因材施教。
在處理教材時并不是完全按照教材呈現的次序,而是根據需要進行剪輯和重新組合。從區域環境問題分析入手進行體驗式教學,引導學生掌握區域發展問題的分析方法。
4.教師言簡意賅,師生互動活躍。
上課語言表達清晰,言簡意賅,表達思路清晰,也可以有目的的培養,提高教學能力。任課教師在教學設計時也力求組織學生合作討論,盡量做到師生互動,提高教學效率。
5.注重訓練學生的地理術語,形成地理思維。
一、評課的標準
評課作為一種質量分析,首先應該有一種質量標準。這就如同一種產品的質量驗收,在驗收前應有質量標準一樣。要評析好一節課也是這樣,評課者首先要熟悉和掌握評課的一般標準。什么是一節好課的評價標準,因為學科不同,年級不同,地區不同,每次評課的目的的任務不同,很難有一個通用的標準。近些年來,各地區教研、科研部門,各基層學校根據需要,結合當地或本校實際情況,區別不同學科,在地制宜地制訂了許多課堂教學評價標準,或課堂評價量表,這些就可以作為評課的參考。下面這個評價標準是我們經過多年教研實踐總結出來的,可以為大家評課提供參考。
評價項目與現代教學觀
評價標準
一、教學目的
(體現目標意識) 1、教學目標全面、具體、明確、符合大綱、教材和學生實際
2、重點難點的提出與處理得當,抓住了關鍵,能以簡駕繁,所教知識準確
3、教學目標達成意識強,貫穿教學過程始終
二、教學內容
(體現主體意識) 1、教學思路清晰,課堂結構嚴謹,教學密度合理
2、面向全體,體現差異,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3、傳授知識的理和訓練能力的度適中,突出重點,抓住關鍵
4、給學生創造機會,讓他們主動參與,主動發展
5、體現知識形成過程,結論由學生自悟與發現
三、教學方法
(體現訓練意識) 1、精講精練,體現思維訓練為重點,落實“雙基”
2、教學方法靈活多樣,符合教材,學生和教師實際
3、教學信息多項交流,反饋及時,矯正奏效
4、從實際出發,運用現代教學手段
四、情感教育
(體現情感意識) 1、教學民主,師生平等,課堂氣氛融洽
2、注重學生動機、興趣、習慣、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培養
五、教學基本功
(體現技能意識) 1、用普通話教學、語言規范簡潔,生動形象。
1、常見地表水用語:淡水資源、河川徑流、冰川融水、季節性積雪融水 。
2、常見水循環用語:海陸間循環、海上內循環、陸上內循環、地表徑流、資源型缺水、水質型缺水。
3、常見洋流用語:風海流、季風洋流、寒流、暖流、漁場、增溫增濕、降溫減濕。
4、常見農業區位因素用語:自然因素:地形、土壤、氣候(光照、熱量、降水、晝夜溫差)、水源(灌溉水源)等。社會經濟因素:市場、交通運輸、政策、勞動力、科技、工業基礎等。
5、常見工業區位因素用語:自然因素:位置、土地、水源等。經濟因素:農業基礎、原料、燃料、市場、交通、勞動力、技術、資金、地價等。社會因素:政策、個人偏好、工業慣性、社會協作條件、國防安全需要、社會需要、歷史條件等。
6、常見城市區位因素用語:自然因素:地形、氣候、河流等。社會經濟因素:自然資源、交通、政治、軍事、宗教、科技、旅游等。
7、常見地形用語: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
8、常見地勢用語:地面平坦、高低不平、由XX(方位)向XX(方位)傾斜。
9、常見地質用語:地殼、巖石圈、巖層、地質構造、背斜、向斜、斷層、河口三角洲、沖積扇。
http://geo.cersp.com/sJxyj/jstd/200612/1549.html
實際上把說課的要求說出來即可,我認為。
以上就是高中地理評課用語的全部內容,東港一中:我于2011.4.20—21日在東港一中聽了地理、化學、生物、外語、物理、歷史共計六節課,總體感覺一中領導重視,教師積極參與,熱情交流,學生主動配合,素質較高;校園環境整潔,沒有一片廢紙,衛生間一塵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