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有機化學基礎?高中化學人教版的學習順序如下:①高一上學期必修1,下學期必修2。②高二理科上學期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下學期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人教版高考必修1、2和選修4是必考的,選修2、3、5是選考一本,但是75%-80%的考生都會選選修5的題目考試。一般情況下是先學必修課程即必修一和必修二。然后是必考類選修。不同省市的必考類選修課程不同。那么,高中化學有機化學基礎?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高中有機化學基礎知識點如下:
1、小環烴:三、四元脂環烴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腿色。
2、鈉與醇、苯酚、RCOOH發生置換反應,放出氫氣;與醚(ROR′)、酯(RCOOR′)不發生反應。(羧酸與醇、酚可用NaHCO3 溶液區別開,羧酸可與NaHCO3 反應放出二氧化碳氣體。)
3、含羥基的有機物(多元醇)生成絳藍色溶液。
4、能發生銀鏡反應的物質有醛、甲酸、甲酸鹽、甲酸酯、葡萄糖、麥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質。
5、如果焚燒含氯塑料會產生有毒的氯化氫氣體,從而對空氣造成污染。
這個也太多..了
《有機化學基礎》知識點整理
一、重要的物理性質
1.有機物的溶解性
(1)難溶于水的有:各類烴、鹵代烴、硝基化合物、酯、絕大多數高聚物、高級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數目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級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鹽、氨基酸及鹽、單糖、二糖。(它們都能與水形成氫鍵)。
二、重要的反應
1.能使溴水(Br2/H2O)褪色的物質
(1)有機物
① 通過加成反應使之褪色:含有 、—C≡C—的不飽和化合物
② 通過取代反應使之褪色:酚類
注意:苯酚溶液遇濃溴水時,除褪色現象之外還產生白色沉淀。
③ 通過氧化反應使之褪色:含有—CHO(醛基)的有機物(有水參加反應)
注意:純凈的只含有—CHO(醛基)的有機物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④ 通過萃取使之褪色:液態烷烴、環烷烴、苯及其同系物、飽和鹵代烴、飽和酯
(2)無機物
① 通過與堿發生歧化反應
3Br2 + 6OH- == 5Br- + BrO3- + 3H2O或Br2 + 2OH- == Br- + BrO- + H2O
② 與還原性物質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如H2S、S2-、SO2、SO32-、I-、Fe2+
2.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KMnO4/H+褪色的物質
(1)有機物:含有 、—C≡C—、—OH(較慢)、—CHO的物質
與苯環相連的側鏈碳碳上有氫原子的苯的同系物(與苯不反應)
(2)無機物:與還原性物質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如H2S、S2-、SO2、SO32-、Br-、I-、Fe2+
3.與Na反應的有機物:含有—OH、—COOH的有機物
與NaOH反應的有機物:常溫下,易與含有酚羥基、—COOH的有機物反應
加熱時,能與鹵代烴、酯反應(取代反應)
與Na2CO3反應的有機物:含有酚羥基的有機物反應生成酚鈉和NaHCO3;
含有—COOH的有機物反應生成羧酸鈉,并放出CO2氣體;
含有—SO3H的有機物反應生成磺酸鈉并放出CO2氣體。
1. 有機化學基礎知識點
- 常溫常壓下為氣態的有機物:1~4個碳原子的烴,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 碳原子較少的醛、醇、羧酸易溶于水;液態烴、鹵代烴、硝基化合物、醚、酯難溶于水;苯酚在常溫微溶與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 所有烴、酯、一氯烷烴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烴、多鹵代烷烴、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 能使溴水反應褪色的有機物:烯烴、炔烴、苯酚、醛、含不飽和碳碳鍵的有機物。
- 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有機物:烯烴、炔烴、苯的同系物、醇類、醛類、含不飽和碳碳鍵的有機物、苯酚。
- 碳原子個數相同時互為同分異構體的不同類物質:烯烴和環烷烴、炔烴和二烯烴、飽和一元醇和醚、飽和一元醛和酮、飽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 無同分異構體的有機物:CH4、C2H6、C3H8、C2H4、C2H2、CH3Cl、CH2Cl2、CHCl3、CCl4、CH4O、CH2O、C2H4O、CH2O2。
- 屬于取代反應范疇的有:鹵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間脫水等。
- 能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的物質:烯烴、炔烴、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飽和羧酸及其酯、油酸甘油酯等。
- 能發生水解的物質:金屬碳化物、鹵代烴、醇鈉、酚鈉、羧酸鹽、酯類、二糖、多糖、蛋白質、油脂等。
高中化學核心公式與知識點總結
高中化學作為理科學習中的重要一環,不僅涉及廣泛的知識點,還需要學生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能力。為了幫助同學們更好地掌握高中化學的核心內容,以下是對高中化學中重要公式和知識點的總結,特別是針對有機化學和無機化學部分。
一、有機化學部分
有機化學是高中化學中的難點和重點,其關鍵在于理解有機物的結構和性質,以及掌握各類有機反應。
有機物命名與結構
烷烴、烯烴、炔烴等有機物的命名規則。
有機物的同分異構現象及判斷方法。
有機反應類型
加成反應:如烯烴與溴的加成、炔烴與氫氣的加成等。
取代反應:如甲烷與氯氣的取代、苯的溴代等。
消去反應:如醇的消去生成烯烴、鹵代烴的消去等。
氧化還原反應:如醇被氧化為醛或酮、醛被氧化為羧酸等。
重要有機物性質與用途
乙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產聚乙烯等。
1) 親核取代反應:
親核取代反應是指有機分子中與碳相連的某原子或基團被作為親核試劑的某原子或基團取代的反應。在反應過程中,取代基團提供形成新鍵的一對電子,而被取代的基團則帶著舊鍵的一對電子離去。
活性順序取決于反應底物的結構。
2)親電取代反應:
甲苯>苯>氯苯>硝基苯
活性大小:
活化作用:
強烈活化:-NH2 -NHR -NR2 -OH
中等活化:-NHCOR -OR -OCOR
弱活化:-R -Ar
鈍化作用:
弱鈍化:-F -Cl -Br -I
鈍化:-NR3 -NO2 -CF3 -CN -SO3H -CHO -COR -COOH -COOR -CONR2。
3)碳正離子的穩定性:
一、碳正離子的穩定性判斷依據
碳正離子的穩定性,一般是烯丙基、芐基類 > 叔碳> 仲碳 > 伯碳
有共同作用時候,可以加強其穩定性!
吸電子基團使得電子云偏離正碳離子,不利于分散正電荷。
4)有機物質的酸堿性:
范圍太大,需要整本書來解釋。
以上就是高中化學有機化學基礎的全部內容,1) 親核取代反應:親核取代反應是指有機分子中與碳相連的某原子或基團被作為親核試劑的某原子或基團取代的反應。在反應過程中,取代基團提供形成新鍵的一對電子,而被取代的基團則帶著舊鍵的一對電子離去。活性順序取決于反應底物的結構。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