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實驗會考?1、可逆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標志及化學平衡的移動 主要包括:可逆反應達到平衡時的特征,條件改變時平衡移動知識以及移動過程中某些物理量的變化情況,勒夏特列原理的應用。三、化學實驗安全 1、做有毒氣體的實驗時,那么,高中化學實驗會考?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做為最后升學成績。高一生物化學實驗會考是很重要的,因為在初中最后的考試中是把所有科成績加在一起排名,是影響升學考試的,所以高一生物化學實驗會考是檢驗操作能力和做為最后升學成績。
考查科目時間及對象
會考實驗操作考查科目為:物理、化學、生物三科。考查時間安排在每年6月下旬。考查對象為報名參加會考的全體考生。暫不具備施考條件的學校及社會青年,可在市縣招辦統一組織下,就近委托條件較好的學校協助施考。
組織考查
由省考試局會考處負責組織考查科目的命題工作,物理、化學試題各6套,生物4套。
考查工作由學校實施,省、市(縣)指導檢查。各考點主考由學校分管領導擔任,主考教師以科任教師為主。每位教師每一輪監考考生數不能多于10人。考生應單人單桌,獨立操作,每輪考核時間20—30分鐘(不含準備時間)。考點應提前7天公布考查試題并準備好考查必需儀器、材料,供考生參觀、練習。施考時由考生提前半小時內抽簽選題。主考教師按成績評定表打分,再根據卷面分數劃定為及格、不及格二等,并于7月2日前將成績上報市縣,由市縣匯總于7月10日前上送省考試局會考處。
考查不合格或缺考的考生,可由學校在上送成績前按正式考查的要求組織重考,也可安排在下一年度的實驗考查時重考。
為保證實驗操作考查的質量,省、市(縣)將組織有關人員到學校進行抽查復核,如抽查復核結果與原評定成績有較大的差距,可責成學校重考。
高中化學會考必背知識點:物質結構理論 、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理論 、化學實驗安全等。
一、物質結構理論
1、用原子半徑、元素化合價周期性變化比較不同元素原子或離子半徑大小。
2、用同周期、同主族元素金屬性和非金屬性遞變規律判斷具體物質的酸堿性強弱或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或對應離子的氧化性和還原性的強弱。
3、運用周期表中元素“位--構--性”間的關系推導元素。
4、應用元素周期律、兩性氧化物、兩性氫氧化物進行相關計算或綜合運用,對元素推斷的框圖題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5、晶體結構理論
⑴晶體的空間結構:對代表物質的晶體結構要仔細分析、理解。在高中階段所涉及的晶體結構就源于課本的就幾種,高考在出題時,以此為藍本,考查與這些晶體結構相似的沒有學過的其它晶體的結構。
⑵晶體結構對其性質的影響:物質的熔、沸點高低規律比較。
⑶晶體類型的判斷及晶胞計算。
二 、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理論
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是中學化學重要基本理論,也是化工生產技術的重要理論基礎,是高考的熱點和難點。考查主要集中在:掌握反應速率的表示方法和計算,理解外界條件(濃度、壓強、溫度、催化劑等)對反應速率的影響。考點主要集中在同一反應用不同物質表示的速率關系,外界條件對反應速率的影響等。
(人教版)高中化學會考知識點總結
必修一
引言
1、知道化學科學的主要研究對象和發展趨勢
2、能列舉一些對化學科學發展有重大貢獻的科學家及其成就
3、知道化學是在分子層面上認識物質和合成新物質的一門科學
4、了解物質的組成、結構和性質和關系
5、認識化學變化的本質
第一章 從實驗學化學
第一節 化學實驗的基本方法
1、能識別化學品安全使用標識
2、能記錄實驗現象和數據,完成實驗報告
3、認識實驗方案、條件控制、數據處理等方法
4、學會運用以實驗為基礎的實證研究方法
5、學會分離、提純實驗方法;掌握過濾和蒸發、蒸餾和萃取等基本實驗操作;
6、學會NH4+、Fe3+、Cl-、SO42-、CO32-等常見離子的檢驗方法
第二節化學計量在實驗中的應用
1、物質是度量物質所含微粒多少的物理量,并通過物質的量建起宏觀和微觀量的關系
2、物質的量及其單位的含義,明確1摩爾的含義:
3、能進行物質的量與微觀粒子數之間的換算
4、知道、氣體摩爾體積以及物質的量濃度的含義
5、能進行物質的量與物質質量、標準狀況下氣體體積、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之間的換算
6、能利用物質的量及其相關關系定量上認識化學反應,并進行簡單計算;
7、初步學會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了解容量瓶在配制中應用
第二章化學物質及變化
第一節物質的分類
1、能運用元素的觀點學習和認識物質。
高中化學常考實驗知識
一.中學化學實驗操作中的七原則
掌握下列七個有關操作順序的原則,就可以正確解答“實驗程序判斷題”。
1.“從下往上”原則。以Cl2實驗室制法為例,裝配發生裝置順序是:放好鐵架臺→擺好酒精燈→根據酒精燈位置固定好鐵圈→石棉網→固定好圓底燒瓶。
2.“從左到右”原則。裝配復雜裝置應遵循從左到右順序。如上裝置裝配順序為:發生裝置→集氣瓶→燒杯。
3.先“塞”后“定”原則。帶導管的塞子在燒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燒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緊或因用力過猛而損壞儀器。
4.“固體先放”原則。上例中,燒瓶內試劑MnO2應在燒瓶固定前裝入,以免固體放入時損壞燒瓶。總之固體試劑應在固定前加入相應容器中。
5.“液體后加”原則。液體藥品在燒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濃鹽酸應在燒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緩慢加入。
6.先驗氣密性(裝入藥口前進行)原則。
7.后點酒精燈(所有裝置裝完后再點酒精燈)原則。
二.中學化學實驗中溫度計的使用分哪三種情況以及哪些實驗需要溫度計
1.測反應混合物的溫度:這種類型的實驗需要測出反應混合物的準確溫度,因此,應將溫度計插入混合物中間。
①測物質溶解度。②實驗室制乙烯。
2.測蒸氣的溫度:這種類型的實驗,多用于測量物質的沸點,由于液體在沸騰時,液體和蒸氣的溫度相同,所以只要測蒸氣的溫度。
以上就是高中化學實驗會考的全部內容,會考實驗操作考查科目為:物理、化學、生物三科。考查時間安排在每年6月下旬。考查對象為報名參加會考的全體考生。暫不具備施考條件的學校及社會青年,可在市縣招辦統一組織下,就近委托條件較好的學校協助施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