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實驗?1、“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的實驗。2、在美國科學家魯賓和卡門的有關光合作用的同位素實驗中,當時他們并不能確定氧氣中的氧元素來自于二氧化碳分子還是水分子中的氧,因此,那么,高中生物實驗?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實驗方法
實驗方法是整個實驗設計的精髓,是做好實驗設計的關鍵所在。現將與中學實驗有關的一些最常見的經典的實驗方法匯總如下:
(1)化學物質的檢測方法:
①淀粉——碘液
②還原糖——斐林試劑、班氏試劑
③CO2——Ca(OH)2溶液或酸堿指示粗芹舉劑
④乳酸——pH試紙
⑤O2——余燼復燃
⑥無O2——火焰熄滅
⑦蛋白質——雙縮脲試劑
⑧染色體——龍膽紫、醋酸洋紅溶液
⑨DNA——二苯胺試劑
⑩脂肪——蘇丹Ⅲ或蘇丹Ⅳ染液
(2)實驗結果的顯示方法:
①光合速首漏率——O2釋放量或CO2吸收量或淀粉產生量
②呼吸速率——O2吸收量或CO2釋放量或淀粉減少量
③原子途徑——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法
④細胞液濃度大小——質壁分離
⑤細胞是否死亡——質壁分離
⑥甲狀腺激素作用——動物耗氧量,發育速度等
⑦生長激素作用——生長速度(體重變化,身高變化)
⑧胰島素作用——動物活動狀態
⑨菌量——菌落數或亞甲基藍溶液褪色程度
⑩大腸桿菌——伊紅—美藍瓊脂培養基
(3)實驗條件的控制方法:
①增加水中氧氣巖碧——泵入空氣或吹氣或放入綠色植物
②減少水中氧氣——容器密封或油膜覆蓋或用涼開水
③除去容器中CO2——NaOH溶液
④除去葉片中原有淀粉——置于黑暗環境
⑤除去葉片中葉綠素——酒精隔水加熱
⑥除去光合作用對呼吸作用的干擾——給植株遮光
⑦如何得到單色光——棱鏡色散或彩色薄膜濾光
⑧血液抗凝——加入檸檬酸鈉
⑨線粒體提取——細胞勻漿離心
⑩骨的脫鈣——鹽酸溶液
⑾滅菌方法——微生物培養的關鍵在于滅菌,對不同材料,滅菌方法不同:培養基用高壓蒸氣滅菌;接種環用火焰灼燒滅菌;雙手用肥皂洗凈,擦干后用75%酒精消毒;整個接種過程都在實驗室無菌區進行。
一、驗證類實驗:
1、使用高倍顯微鏡觀察幾種細胞;
2、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缺蔽和蛋白質;
3、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4、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和線粒體;
5、比較過氧化氫酶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
6、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7、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
8、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
9、觀察蝗蟲精母細胞減數分裂固定裝片;
10、性狀分離比的模擬;
11.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
二、探究性實梁羨驗:
1、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2、影響酶活性的條件;
3、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4、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伏渣州
5、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目的變化;
6、探索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
7、生物體維持PH穩定的機制。
三、設計類實驗:
1、體驗制備細胞膜的方法;
2、嘗試制作真核細胞的三維結構模型;
3、利用廢舊物品制作生物膜模型;
4、建立減數分裂中染色體變化的模型;
5、設計并制作生態缸觀察其穩定性;
6、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高中散伍生物中,常見的對比實驗包括以下幾種:
1. 控制實驗與變量實驗:進行控制實驗和變量實驗是為了確定影響實驗結果的因素。控制實驗是設定一個或多個控制組,讓它們與試驗組進行沖搏或對比,保持除待測變量外的所有條件恒定。而變量實驗則是通過改變待測的因素來觀察其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2. 對照組實驗:對照組實驗是設置一個與試驗組盡可能相同的組,并與試驗組進行對比。對照組在實驗中不接受待測的處理或介入,用來進行參照,以便評估待測因素對試驗結果的影響。
3. 平行對照實驗:平行對照實驗是將試驗組和對照組隨機分組,然后分別接受相同的待測處理或介入。通過對比試驗組和對照組的結果,可以排除與測試組相關的外在因素的影響。
4. 時間對照實驗:時間對照實驗是通過在不同時間點進行觀察和比較,以了解時間對實驗結果的影響。例如,在不同時間點對種子發芽率進行測量,以觀察其隨時間變化的趨勢。
除了上述常見的對比實驗,根據具體的生物學銀并題目和實驗目的,還可以設計其他形式的對比實驗。實驗的設計要根據研究目的和所學的生物概念,合理選取適當的對比方式,確保實驗結果的可靠性和科學性。
生物實驗總結
實驗一 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實驗原理:DNA 綠色,RNA 紅色
分布:真核生物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線粒體和葉綠體內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中.
實驗結果: 細胞核呈綠色,細胞質呈紅色.
實驗二 物質鑒定
還原糖 + 斐林試劑 磚紅色沉淀 脂 肪 + 蘇丹III 橘黃色
脂 肪 + 蘇丹IV 紅色 蛋白質 + 雙縮脲試劑 紫色反應
1、還原糖的檢測
(1)材料的選取:還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蘋果,梨,白蘿卜.
(2)試劑:斐林試劑(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現配現用.
(3)步驟:取樣液2mL于試管中→加入剛配的斐林試劑1mL(斐林試劑甲液和姿鋒汪乙液等跡仔量混合均勻后再加入)→水浴加熱2min左右→觀察顏色變化(白色→淺藍色→磚紅色)
★模擬尿糖的檢測
1、取樣: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
2、檢基磨測方法:斐林試劑(水浴加熱)或班氏試劑或尿糖試紙
3、結果:(用斐林試劑檢測)試管內發生出現磚紅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現磚紅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4、分析:因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還原糖,與斐林試劑發生反應產生磚紅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無還原糖,所以沒有發生反應.
2、脂肪的檢測
(1)材料的選取:含脂肪量越高的組織越好,如花生的子葉.
(2)步驟: 制作切片(切片越薄越好)將最薄的花生切片放在載玻片中央
↓
染色(滴蘇丹Ⅲ染液2~3滴切片上→2~3min后吸去染液→滴體積分數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余的酒精)
↓
制作裝片(滴1~2滴清水于材料切片上→蓋上蓋玻片)
↓
鏡檢鑒定(顯微鏡對光→低倍鏡觀察→高倍鏡觀察染成橘黃色的脂肪顆粒)
1、“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的實驗。
2、在美國科學家魯賓和卡門的有關光合作用的同位素實驗中,當時他們并不能確定氧氣中的氧元素來自于二氧化碳分子還是水分子中的氧,因此,設計的實驗就是分別標記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和水中的氧元素,從實驗結果中進行判斷和確定。塌橘
3、1952年,赫爾希和蔡斯以T2噬菌體為實驗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技術,證明DNA是遺傳物質,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
簡介
對比實驗,指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實驗團返團組,通過對結果的比較分析,來探究各種因素與實驗對象的關系,這樣的實驗稱為對比實驗。
對比實驗是一種特別的收集證據的方法。通過有意識地改變某個條件來證明改變的條件和實驗結果的關系。
對比實驗要注意的問題:每次只能改變一個因素;確保實驗的公平,即除了改變的那個因素外,其他因素應該保持一樣。
對比實驗不設對照組,均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是對照實驗的一種特殊形式,即相當于“世游相互對照實驗”。
以上就是高中生物實驗的全部內容,④葉綠體在弱光下以橢球形的正面朝向光源,便于接受較多的光照;在強光下則以側面朝向光源以避免被灼傷。高中生物實驗二 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1、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機溶劑中。